芮嘉明

作品数:6被引量:2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功能高分子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主题:聚氨酯微凝胶总甙分子簇乙醇更多>>
发文领域:理学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离子交换与吸附》《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化学工业与工程》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聚氨酯微凝胶粒子在稀溶液中的行为被引量:1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4年第6期169-172,共4页杨晓英 陈胜男 梁晓勇 芮嘉明 姜萍 安英丽 左榘 栗方星 
利用激光光散射检测手段,研究了具有交联结构的大分子即微凝胶在稀溶液中的行为,发现微凝胶在溶液中的行为与线型大分子有很大区别。文中所合成的微凝胶在溶液中极容易形成分子簇,并且分子簇的形成与解离处于不平衡状态。微凝胶粒子的...
关键词:分子内交联大分子 微凝胶 分子间反应 分子内反应 激光光散射 
可溶解的聚氨酯交联大分子的合成及其特殊的溶液行为被引量:1
《离子交换与吸附》2004年第3期237-247,共11页栗方星 芮嘉明 吴祥 陈胜男 杨晓英 刘遵峰 安英丽 左榘 
吸附分离功能高分子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到目前为止,交联过程之所以难以控制是因为在交联聚合体系中,没有一个与交联过程相竞争的反应。本文利用大分子在溶液中是无规线团的特征,设计了含有分子内和分子间反应的交联聚合体系,分子间反应即交联过程,而分子内反应使分子间反应...
关键词:分子内反应 分子间反应 可控的交联过程 分子内交联大分子 
黄芪总黄酮和总甙的提取与分离被引量:12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第3期22-25,共4页刘遵峰 刘雪萍 梁晓勇 芮嘉明 姜萍 黄志荣 栗方星 卜显和 
研究并开发了树脂法提取并分离黄芪中总黄酮与总甙的工艺.用乙醇提取,H-107吸附树脂富集,D280大孔强碱离子交换树脂分离.本工艺提取黄芪总黄酮平均收率为0.60%,纯度为94.2%,黄芪总甙收率为0.028%,纯度为83.1%.
关键词:黄芪 总黄酮 总甙 提取 分离 乙醇 树脂法 药物 
新型耐温耐盐微凝胶高效驱油剂被引量:2
《化学工业与工程》2003年第3期135-138,149,共5页杨晓英 陈胜男 芮嘉明 刘彦韬 栗方星 刘卫东 刘福海 
本文以无水解的聚丙烯酰胺PAM为原料,合成了水溶性微凝胶。它的交联结构由σ键构成,在高温和高矿化度条件下,其流变性能基本不发生变化。在45℃,PAM(质量分数为1 5×10-3)微凝胶溶液增加驱油率达25%。通过对其驱油性能的研究发现微凝胶...
关键词:驱油剂 聚丙烯酰胺 石油采收率 
可溶解的聚氨酯脲微凝胶的合成及其分子尺寸的测定被引量:5
《高分子学报》2003年第5期673-678,共6页陈胜男 芮嘉明 杨晓英 于芳菲 安英丽 左榘 栗方星 何炳林 
吸附分离功能高分子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
以聚氧化四亚甲基二醇、4,4′ 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和己二胺为原料 ,利用高分子在溶液中基本形态是无规线团的特征 ,设计了一个含有分子内和分子间反应的交联聚合体系 ,由于分子内反应与分子间反应是一对竞争反应 ,使得交联过程得以控制 ...
关键词:聚氨酯脲 微凝胶 合成 分子尺寸 测定 分子内反应 分子簇 分子间反应 
抗拉伸抗凝血性聚氨酯材料的研究被引量:2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第2期116-120,共5页杨晓英 陈胜男 芮嘉明 姜萍 熊汗水 黄志荣 侯薇 栗方星 
本文通过减少扩链剂的用量在聚合物内部形成支链及环形结构 ,从而合成出具有较高强度的聚氨酯 ,断裂伸长率达 1 91 4 % ,抗张强度达 4 3 0 3 N/cm2 .血小板粘附实验表明 ,通过在硬段处引入适当长度的烷基侧链 ,可对硬段提供屏蔽作用 ,...
关键词:聚氨酯 抗凝血高分子 机械性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