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泽胜

作品数:67被引量:412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水稻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水稻杂交中籼协优57籼稻品种选育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发文期刊:《安徽农业科学》《农业科技管理》《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安徽农学通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农业部农业科技跨越计划项目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我国水稻种质资源征集面临的问题与对策被引量:3
《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第35期21623-21624,共2页张效忠 台德卫 苏泽胜 杨庆文 
安徽省财政厅种子工程项目:"水稻优异种质资源的创新与利用(2011D0103)";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种质资源自立项目资助
概述了我国水稻种质资源系统考察和征集工作的5个发展阶段。针对目前种质资源征集和保存工作面临的有关问题,提出了稳定种质资源研究工作的科技队伍、建立长效种质资源征集入库保存制度、加强管理部门和资源保存结合、完善种质资源征集...
关键词:水稻 资源 征集 问题与对策 
氮素高效利用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选育及其应用基础研究被引量:3
《大麦与谷类科学》2011年第4期6-10,共5页苏泽胜 罗志祥 施伏芝 阮新民 
概述了氮素高效利用水稻选育工作研究进展,阐述了水稻根系活力与根系吸氮速率关系,水稻品种在不同生育时期氮素吸收量的差异以及不同施氮水平在各生育时期和不同生育时期硝酸还原酶活性等有关应用基础研究,提出了在氮素高效利用水稻新...
关键词:水稻 氮素高效利用 应用基础研究 
高产杂交水稻主要光合生理特征的研究被引量:3
《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第15期7792-7793,共2页王鸿燕 吴文革 罗志祥 苏泽胜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90411012);安徽省科技攻关项目(0701-0302122);国家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02A06);国家"863"项目(2002AA241151);农业部超级稻项目之"长江中下游单季籼型超级稻超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课题资助项目
[目的]探讨高产杂交水稻的高光效特性。[方法]以高产水稻组合K优52和对照品种汕优63为材料,围绕剑叶光合速率、光能的转化及碳同化等特性,比较2种水稻抽穗后的叶色值(SPAD)及净光合速率(Pn)的差异。[结果]K优52的光合速率在剑叶抽出之...
关键词:高产杂交稻 剑叶 净光合速率 SPAD 
杂交中籼新组合协优52高产制种技术被引量:3
《杂交水稻》2009年第1期27-28,共2页施伏芝 罗志祥 阮新民 倪金龙 苏泽胜 
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2006DFA32990);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2007GB2C300144);安徽省"十一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06003010B)
协优52(协青早A/OM052)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杂交中籼新组合,具有早熟、高产、抗病能力强、适应性较广等特点,2006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根据协优52父母本的特征特性及多年制种实践,总结了协优52的高产制种技术。
关键词:杂交水稻 协优52 制种技术 
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现状与对策被引量:11
《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第22期9761-9762,共2页苏泽胜 刘健 
分析了我国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农业科技推广 主导模式 现状 对策 
增施花粒肥对杂交水稻制种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
《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第19期77-78,共2页台德卫 张翔 孙文娟 苏泽胜 杨联松 鲁志能 叶开华 张效忠 
长江下游杂交籼稻育种技术研究及新品种选育(2006BA01A01);安徽省杂交稻种子生产技术研究会2007年资助研究项目
施肥技术是实现杂交水稻高产制种的重要环节之一。为摸索进一步提高其制种产量技术,本试验是在两系杂交水稻-皖稻153(1892S/RH003)的制种过程中,在同等氮肥施用总量的条件下,进行了一次性施用氮肥(对照)与三个处理的分次施氮肥试验。试...
关键词:花粒肥 杂交水稻 制种产量 施肥试验 
不同施氮条件下杂交中籼稻的群体质量与产量形成被引量:30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8年第5期1083-1089,共7页吴文革 杨联松 苏泽胜 张玉海 白一松 赵决建 胡根生 方文杰 
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2004BA520A21,2006BAD02A06);农业部结构调整专项(06-03-05B)超级稻超高产栽培项目资助
以超高产中籼杂交水稻“皖稻153”为材料,在大田条件下,比较了不同施氮量对杂交中籼水稻群体质量、氮肥利用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50 kg(N)·hm^-2、187.5 kg(N)·hm^-2、225.0 kg(N)·hm^-2、262.5 kg(N)·hm^-2和300.0...
关键词:杂交中籼水稻 施氮量 产量构成 群体质量 氮肥农学利用率 
穗萌抑制剂在皖稻153制种中的应用
《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第2期118-118,120,共2页林开兵 郑立平 丁维勋 孙文娟 林翠香 杨联松 苏泽胜 白一松 台德卫 张效忠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长江下游杂交籼稻育种计划研究及新品种选育"(2006BAD01A01-3);安徽省财政厅种子工程项目"杂交中籼新组合选育与种质资源创新"
在两系杂交稻制种过程中,不育系穗发芽严重影响杂交稻种子的质量,通过应用40%乙烯、15%多效唑、穗芽克、脱落酸(ABA)抑制穗萌剂试验,结果显示,15%多效唑、穗芽克、脱落酸(ABA)提高杂交稻种子发芽率4.5%~9.0%。提高皖稻153种子发芽率效...
关键词:杂交稻制种 皖稻153 穗萌抑制剂 效果 
水稻氮素籽粒生产效率遗传分析被引量:1
《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第36期11792-11794,共3页施伏芝 阮新民 倪金龙 罗志祥 苏泽胜 
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2006DFA32990);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2007GB2C300144);安徽省科技厅国际科技合作项目(05088013)
[目的]了解不同氮环境中水稻氮素籽粒生产效率的遗传特点。[方法]采用Dasanbyeo×TR22183杂交,构建了163个家系组成的重组自交系群体(RILs),利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研究施氮、不施氮处理的水稻氮素籽粒生产效率的遗传机制。[结...
关键词:水稻 氮素籽粒生产效率 遗传模型 
不同肥料类型和处理对水稻氮肥农学利用率的影响被引量:10
《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第24期27-29,共3页阮新民 施伏芝 罗志祥 苏泽胜 倪金龙 
科技部重大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2006DFA32990);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2007GB2C300144);安徽省科技厅国际科技合作项目(05088013)
选用当前我省大面积种植的5个水稻品种,在7种不同施肥处理下进行裂区试验,探讨不同施肥类型与水稻产量和农学利用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尿素+控失剂+饼肥配合施肥处理可以显著提高水稻的产量,平均较对照增产51.7%;该施肥处理还可以明显提...
关键词:水稻产量 农学利用率 施肥处理 控失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