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晓明

作品数:17被引量:3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潮州市农业科技发展中心更多>>
发文主题:水稻栽培技术火龙果栽培管理组培快繁技术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植保导刊》《中国农技推广》《中国农学通报》《中国南方果树》更多>>
所获基金:星火计划潮州市重点农业科技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水稻塑盘育苗抛秧技术的改进及应用效果被引量:2
《农业科技通讯》2008年第10期91-91,共1页刘绍权 谢晓明 陈广超 
潮州市星火计划项目(2007X05);潮州市重点农业科技项目(200801)
水稻塑盘育苗抛秧技术在华南粤东地区推广应用至今已有10多年的时间,它在水稻省工、节本栽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近年来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以往的常规塑盘育苗抛秧方法已不太适应当前水稻高产栽培的要求,因此必须进行育苗与抛...
关键词:塑盘育苗抛秧 水稻产量 抛秧技术 应用 粤东地区 节本栽培 自然灾害 高产栽培 
水稻三促两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被引量:3
《农业科技通讯》2007年第11期88-89,共2页刘绍权 谢晓明 
潮州市星火计划项目(2004X03);潮州市重点农业科技项目(200405)
水稻产量是由穗数、粒数和粒重三者所构成。在大田栽培管理中。提高成穗率和结实率是实现优质高效栽培和增加产量的最佳途径。水稻三促两控研究应用成果获得2005年度潮州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2006年度广东省农技推广奖三等奖。
关键词: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水稻产量 科技进步奖 栽培管理 高成穗率 农技推广 结实率 广东省 
循环增效耕作模式及其效益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2007年第6期292-294,共3页刘绍权 谢晓明 陈广超 沈赞坤 
广东省潮州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循环增效耕作模式的研究应用"(2006G01);潮州市重点农业科技推广项目"循环增效耕作模式的推广应用"(200602)
通过大田试验,表明循环增效耕作模式(豆-稻-菜)比常规耕作模式(稻-稻-菜)土壤有机质增加0.26%,水稻产量每公顷增加504.0kg,周年三造每公顷增收人民币4298.0元,投入产出比提高0.31。实施豆-稻-菜种植结构具有资源循环再生,节本增效和改...
关键词:循环增效 耕作模式 种植结构 土壤养分 可持续发展 
可视定位模型在水稻栽培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2
《广东农业科学》2006年第9期28-30,共3页刘绍权 谢晓明 陈广超 
潮州市星火计划项目(2004X03);潮州市重点农业科技项目(200405)
利用水稻本田期主要生育期与生育时间相结合构建定位模拟模型,可为计划制订本田期的栽培管理措施提供时间依据,明确不同生育阶段的栽培目标,达到提高成穗率和结实率、增加有效穗和每穗结实粒数的作用,为提高水稻产量探索有效的新途径。
关键词:水稻 生育期 定位模拟模型 栽培 
循环增效耕作模式及其应用效果被引量:2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6年第5期32-33,共2页刘绍权 谢晓明 陈广超 
通过大田应用结果表明,循环增效耕作模式(豆-稻-菜),具有循环再生,节本增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节约水资源等作用,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循环增效 耕作模式 可持续发展 
植物细胞分裂素提高杂交水稻结实率应用效果初报被引量:3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5年第10期24-24,52,共2页刘绍权 谢晓明 陈广超 杨培丹 
通过利用植物细胞分裂素对提高杂交水稻结实率的试验效果表明,在始穗期和始穗期+齐穗期喷施植物细胞分裂素,比喷施清水(ck)结实率分别提高2.6%和3.2%,每公顷增加稻谷285.0kg和405.0kg,取得较好的增产效果和经济效益,为提高杂交水稻结实...
关键词:植物细胞分裂素 杂交水稻 结实率 产量 初报 应用 试验效果 经济效益 增产效果 始穗期 
火龙果组培苗的移栽技术被引量:1
《农业科技通讯》2005年第9期45-45,共1页谢晓明 陈广超 
关键词:移栽技术 火龙果 组培苗 移栽成活率 组培快繁技术 工厂化育苗 技术环节 经济效益 试验研究 
“索邦”百合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被引量:4
《农业科技通讯》2005年第9期50-50,共1页蔡素炳 沈赞坤 林汉武 谢晓明 陈广超 赵幼娥 
关键词:东方百合 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生长温度 切花品种 粉红色 原产地 种系 株高 茎秆 
火龙果组培苗的大田栽培技术
《中国农技推广》2005年第4期35-35,共1页谢晓明 陈广超 
关键词:火龙果 组培苗 定植 大田栽培技术 
水稻W模型施肥法应用效果初报
《中国农学通报》2005年第6期252-254,共3页刘绍权 谢晓明 陈广超 
广东省潮州市星火计划项目(2004X03)
通过水稻本田期主要生育期与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建立W模型图,同时利用相应的W模型施肥方法与当地的常规施肥方法进行小区比较试验,研究不同施肥方法对水稻的增产作用。结果表明,水稻W模型施肥方法比常规施肥方法能有效地提高成穗率和结...
关键词:W模型 施肥法 施肥方法 初报 产量构成因素 比较试验 增产作用 高成穗率 结实粒数 水稻产量 科学依据 推广应用 模型图 生育期 本田期 结实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