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晓慧

作品数:10被引量: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狂欢另类历史背景商路用户管理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四川戏剧》《新闻世界》《今传媒》《东南传播》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媒介与受众共舞:明星是如何被消费的被引量:1
《四川戏剧》2015年第2期23-25,共3页邓晓慧 
在当代社会的消费文化语境中,明星的成名与媒体的宣传和受众对其的关注不无关系。影视明星自身在影视剧中的表现及由自身带来的附加值在当代媒体中是如何被宣传、包装、推销的?受众又是如何自主地选择对各类新媒体发布的明星信息的消费...
关键词:消费文化 表演及附加值效应 媒体价值观 受众自主性 
差异化竞争视野下同题体育新闻报道的呈现对比——以《南方都市报》和《新快报》对“恒大夺冠”赛事的报道为例
《东南传播》2014年第9期37-39,共3页邓晓慧 
竞争白热化的多媒体时代,报业的生存空间备受挤压,唯有善于应对强者才能在同质化竞争和信息泛滥的新闻语境里脱颖而出,成为媒体洗牌格局中的优胜者和长寿者。本文以《南方都市报》(以下简称《南都》)和《新快报》(以下简称《新》)两家...
关键词:同题报道 体育新闻 媒体风格 内容分析 
清库存的另类商路——唯品会的经营管理及发展研究被引量:2
《新闻世界》2014年第9期169-170,共2页邓晓慧 
在电商发展陷入低迷之际,以品牌"扫库存"为销售手段的电商唯品会却扭亏为盈。本文从唯品会的定位与转型、运营模式的差异化及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竞争忧患等方面,来综合分析其盈利内因和发展威胁,并提出建议性举措,希望能为电商从业人员...
关键词:闪购模式 用户粘度 消费狂欢 
民初报业舆论研究及思考
《今传媒》2014年第8期135-137,共3页邓晓慧 
风云变幻的民初革命时期,报纸作为一种舆论武器,积极参与了政治舞台的建制。民国元年,报业出现短暂的空前繁荣,报刊舆论呈现出"咸与维新,百家争鸣"的美好局面;袁世凯夺取国家政权后,对报刊舆论的经营采取独裁扼杀策略,报业发展陷入历史...
关键词:舆论之母 新闻绝对自由主义 言论机关 
《芝加哥》之华丽的悲哀
《电影评介》2014年第13期34-35,共2页邓晓慧 
由罗伯·马歇尔执导的《芝加哥》曾荣获第75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女配角、最佳女配角、最佳服装设计、最佳剪辑、最佳音效六项大奖,这部电影不仅在票房上取得不俗的成绩,而且更是在艺术水准上更获得了极高的口碑.与其说这是一部让人...
关键词:《芝加哥》 悲哀 华丽 最佳影片 服装设计 艺术水准 歌舞片 奥斯卡 
费斯克的电视文化理论与《中国好声音》被引量:1
《今传媒》2014年第5期91-93,共3页邓晓慧 宋波 
从2012、2013年浙江卫视举办的中国大型专业音乐真人秀节目——《中国好声音》从开播到现在,一直备受观众瞩目,本文借用费斯克关于电视文化的两种经济理论,来分析该节目从众多真人秀节目中脱颖而出的内在成因,旨在揭示大众文化语境中,...
关键词:金融经济 文化经济 缺席的在场 生产者式文本 快感 
新闻资讯类节目的传播特征研究——以凤凰卫视《全媒体全时空》为例
《东南传播》2014年第4期93-95,共3页宋波 邓晓慧 
本文以凤凰卫视2013年1月1日推出的新闻资讯节目《全媒体全时空》(以下简称<全媒体>)为例,通过分析媒介大环境的变化,剖析《全媒体》这一崭新栏目的诞生背景,并系统梳理节目在信源、信息、渠道、信宿及效果等传播的五个要素上的取胜优势...
关键词:品牌效应 权利反置 媒介报酬承诺 公共领域 
20世纪30年代“杂志年”兴起的历史背景研究被引量:2
《今传媒》2013年第11期144-146,共3页刘政洲 邓晓慧 
本文阐述了20世纪30年代初,在我国新闻舆论界兴起的"杂志年"浪潮的来龙去脉,通过从新闻方面、教育方面、国内外形势方面等对这股杂志热潮发生的历史背景进行多维度的分析,同时结合当今实际,得出要采取适度的把关政策,才能在维持我国新...
关键词:杂志年 历史背景 
目光与防线:虚拟群体反腐心理探究
《视听》2013年第9期76-78,共3页邓晓慧 刘政洲 
近年来,网络反腐事件不断涌入公众视野。游走在"道德审判"与"人肉搜索"间的草根网民,众志成城,用热情支撑起一道又一道反腐大网,在揭露案件细节、暴露官员信息方面步步逼进,直至真相大白,犯罪官员坠入法网。互联网动员力壮大的背后,无...
关键词:意识分野 狂欢 无意识人格 临时集群 沉默的螺旋 
你“杀”过“生”吗——对社会舆论环境中“杀生”现象的分析
《青年记者》2013年第16期47-48,共2页刘政洲 邓晓慧 
你“杀”过“生”吗?囿于传统观念,这一问题可能令被问者无从回答。本文的研究目的之一,就是为“杀生”赋予新的语义内涵,为回答这一问题提供新的视角。“杀生”:一场有意识的取缔“杀生”,作为佛教用语之一,绝非一个陌生的词汇...
关键词:社会舆论环境 “生” “杀” 杀生 传统观念 语义内涵 佛教用语 语义诠释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