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广

作品数:11被引量:7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软玉透闪石考古学研究地质中国古玉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天文地球更多>>
发文期刊:《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考古学报》《文物》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地质行业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毛公鼎出土年份的一则讹传
《文物》2012年第4期46-49,共4页张长寿 闻广 
毛公鼎传清道光末年陕西岐山出土,鼎内有铭文497字,为铜器长铭之冠,国之重宝。鼎于咸丰二年(1852年)由估人苏亿年载之人都,陈介祺以重资购藏,秘不示人。此后,鼎先后为端方(1910年)、叶恭绰(1930年)、陈咏仁(1941年)收藏。...
关键词:毛公鼎 出土 台北故宫博物院 陈介祺 叶恭绰 道光 铭文 铜器 
跋落照堂藏端方殊拓十鬲——落照堂藏拓之四
《文物》2010年第5期38-43,共6页张长寿 闻广 
关键词:端方 落照堂 《陶斋吉金录》 《陶斋吉金续录》 
跋落照堂藏颂鼎颂盘拓本--落照堂藏拓之三被引量:4
《文物》2009年第9期49-54,共6页张长寿 闻广 
关键词:拓本 台北故宫博物院 金石文字 铭文 
跋落照堂藏毛公鼎拓本——落照堂藏拓之二被引量:4
《文物》2009年第2期44-52,共9页张长寿 闻广 
落照堂藏毛公鼎拓本两纸。其一为毛公鼎全形拓。一足在前。左下角钤“闻宥”、“落照堂印”藏主印章(图一)。此拓本无陈氏印章,但比照北京图书馆藏、钤有“篮斋”诸印的全形拓,选拓位置、角度以及锈斑均一致,其纸张、墨色又和下述...
关键词:毛公鼎 拓本 图书馆藏 印章 纸张 
闻宥先生落照堂藏大盂鼎墨本跋被引量:2
《文物》2008年第10期88-91,共4页张长寿 闻广 
落照堂藏大盂鼎铭文旧拓本两纸,铭高33厘米,阔33厘米,其一左下方有“闻宥之铄”朱印(图一),其二印在右下方(图二)。
关键词:闻宥 落照堂 大盂鼎 历史文物 中国 
高邮神居山二号汉墓玉器地质考古学研究——中国古玉地质考古学研究之四被引量:4
《文物》1994年第5期83-94,共12页闻广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江苏省高邮市天山乡神居山二号汉墓,发现于1979年,1980~1982年由南京博物院考古发掘清理,出土了包括残玉衣在内的一批玉器等文物。此墓曾经盗掘,并遭纵火焚烧。据考古研究,墓主可能是西汉广陵国第一代厉王的夫人。按《汉书》及《前汉纪...
关键词:出土玉器 衣片 红外吸收光谱 汉墓 软玉 透闪石 显微结构 南京博物院 考古学研究 考古发掘 
沣西西周玉器地质考古学研究——中国古玉地质考古学研究之三被引量:20
《考古学报》1993年第2期251-280,293-300,共38页闻广 荆志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陕西长安沣西张家坡是西周重要遗址,八十年代,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沣西发掘队又在这里进行了多次考古发掘。在以往对现代玉及古玉研究认识的基础上,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提供的沣西玉器样品,进行了方法研究及样品分析测试鉴...
关键词:透闪石 软玉 红外吸收光谱 显微结构 考古学研究 阳起石 玉器 镁质大理岩 古玉 扫描电子显微镜 
辨玉被引量:6
《文物》1992年第7期75-80,共6页闻广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课题
中国用玉始于早全新世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是世界上用玉最早且最著名的国家。玉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标志。玉器文化,正是占代中国文化有别于西方文化的最重要特征之一。玉有真假,真玉又有软玉与硬玉之分。如珉、砆、碈等是假玉的古称。
关键词:透闪石 显微结构 软玉 铁阳起石 新石器时代早期 矿物成分 矿物集合体 硬玉 闪石族 矿物种 
《马可波罗行纪》中地质矿产史料被引量:1
《河北地质学院学报》1992年第2期205-213,共9页闻广 
马可波罗是西方中世纪最伟大的旅行家,他是在中国知名度最高的意大利人。《马可波罗行纪》指引了无数代西方人向东方探索,因其中有不少地质矿产的记载,故意大利地质学界认为他是其故乡威尼斯所在的威尼斯区从事地质研究的先驱者。本文...
关键词:地质学 矿产资源 研究 
玉的评价标志被引量:1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1989年第3期191-192,共2页闻广 
中国是世界上用玉最早且最著名的国家,始于早全新世的新石器时代早期,中国玉器一直驰名于世。殷墟甲骨文中即已有用玉的记载,古代将玉当作宝石之首,并将其人格化为品德、礼仪、权力等的标志,因而玉是中国文化的一种标志矿物。玉,就矿物...
关键词:宝石学 透闪石 致密块状 矿物集合体 标志矿物 链状硅酸盐矿物 单斜辉石 全新世 中国玉器 殷墟甲骨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