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大洲

作品数:91被引量:554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水稻东乡野生稻选育野生稻耐冷性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农业气象》《作物学报》《生物灾害科学》《作物杂志》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江西省农科院创新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应用分子标记辅助选育香型优质稻九香粘被引量:9
《江西农业学报》2020年第9期18-22,共5页罗世友 胡兰香 熊焕金 吴小燕 陈明亮 邓伟 陈大洲 肖叶青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水稻分子设计育种”(2016YFD0101801);江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特优水稻新品种选育与推广”(20165ABC28008)。
九香粘是应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系谱选育的方法,将香味基因Badh2导入赣晚籼30号中选育而成的优质香稻品种。介绍了九香粘的选育过程、主要农艺性状、品质性状和产量表现,与赣晚籼30号相比,九香粘通过增加穗长和每穗总粒数,达到增产的目...
关键词:九香粘 香稻 优质稻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基于大样本数据的中国水稻扇型植硅体形态特征研究被引量:5
《古生物学报》2019年第4期543-551,共9页唐先干 谢金水 陈大洲 刘光荣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461043,41967054);“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7YFD0301603)资助。
水稻扇型植硅体在水稻起源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野生稻和栽培稻扇型植硅体的区分存在不确定性,限制了扇型植硅体在早期稻作研究中的应用。本研究通过对植硅体大样本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扇型植硅体长宽大小趋势是,普通野生稻大于...
关键词:扇型植硅体 普通野生稻 水稻 形态 大样本 
杂交稻新品种赣优671的选育与应用
《福建稻麦科技》2019年第3期5-7,共3页陈若平 肖叶青 尤光熙 陈大洲 高代守 胡兰香 林建生 罗世友 
赣优671系宁德市农科所选育恢复系亚恢671与江西省农科院水稻所选育的不育系赣香A配组而成的杂交水稻新品种,表现群体整齐、产量高、稳产性好、熟期转色好、中抗稻瘟病,2015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主要介绍了赣优627的选育经过、...
关键词:杂交稻 赣优671 选育 栽培技术 制种技术 
东乡野生稻耐冷分子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6
《作物杂志》2016年第4期15-19,共5页陈明亮 陈大洲 胡兰香 吴小燕 熊焕金 肖叶青 
江西省青年科学基金计划(20142BAB214013);江西省优势科技创新团队建设计划项目(20142BCB24011)
东乡野生稻是分布于世界最北的普通野生稻,耐冷性较强,具有较高的育种利用价值。随着水稻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东乡野生稻耐冷分子机制也得到初步的研究。综述近年来东乡野生稻耐冷分子机制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旨在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
关键词:东乡野生稻 耐冷 分子机制 
水稻节水抗旱种质创新被引量:1
《科技创新导报》2016年第2期164-165,共2页罗利军 徐建龙 陈大洲 高国庆 朱启升 
培育不同类型的节水抗旱种质104份;培育节水和抗旱性明显提高的新种质45个,节约水资源30%以上,所培育的新种质产量与同类型主栽品种相当,品质达到国家优质标准;培育同时具有节水抗旱、营养高效、抗病虫等性状中两个以上的新种质38份,其...
关键词:节水抗旱 营养高效 抗病虫 绿色超级稻 
“北粳南移”甬优8号示范及高产栽培技术被引量:1
《安徽农学通报》2015年第24期48-49,共2页陈红萍 胡青峰 王记林 罗世友 邓伟 陈大洲 张昆 
培育多基因聚合的绿色超级稻品种(2014AA10A604;863计划子课题);高光效与理想株型转基因高产水稻品种培育(20142X08001-004);省科技厅项目:水稻"北粳南移"粳稻甬优8号示范推广(20133BA13027)
"北粳南籼"是我国水稻栽培分布的主要模式。该文以粳稻"甬优8号"为示范材料,探讨了"北粳南移"后甬优8号的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南方稻区种植粳稻提供参考。
关键词:粳稻 甬优8号 高产 栽培技术 
包膜缓释尿素与普通尿素配施对双季超级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的影响被引量:17
《中国土壤与肥料》2015年第5期27-32,共6页钱银飞 邵彩虹 邱才飞 陈先茂 谢江 邓国强 陈大洲 童金炳 伍守恒 彭春瑞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15B03,2011 BAD16 B04,2013BAD07B12);江西省优势科技创新团队计划项目(20113BCB24014);江西省青年科学基金(20132BAB214012);江西省“赣鄱英才555工程”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双季稻清洁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
以双季超级稻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包膜缓释尿素与普通尿素配施组合对其产量和氮肥利用等生物学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全氮(早稻180 kg·hm-2,晚稻225 kg·hm-2)模式下,与全施普通尿素处理相比,全施包膜缓释尿素的处理双季超级稻的穗数降...
关键词:双季超级稻 包膜缓释尿素 产量 氮素吸收利用 
赣北超级稻+再生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总结被引量:2
《农业科技通讯》2015年第8期162-164,共3页敖波 胡衍华 陈大洲 江贵洲 
江西省科技计划项目(20133BBF60064)
赣北是水稻双季稻和单季稻的混作区。"超级中稻+再生稻"是提高耕地粮食产量,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对机耕、机插、机管、机割的全程机械化技术问题作了较全面的探讨,继而对"超级稻+再生稻"规范化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生产参考,...
关键词:超级稻 再生稻 全程机械化 
转Bt基因水稻“赣绿1号”对非靶标害虫褐飞虱取食、产卵行为及生长发育的影响被引量:4
《应用昆虫学报》2015年第4期977-982,共6页徐雪亮 肖叶青 季香云 刘子荣 陈连生 蒋杰贤 陈大洲 胡兰香 姚英娟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2014ZX08001001-001-005);上海市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沪农科攻字(2012)第2-10号)
【目的】研究转cry1Ab/Ac基因水稻"赣绿1号"对非靶标害虫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的潜在影响。【方法】采用标准苗期集团筛选法研究"赣绿1号"对褐飞虱的抗性;利用取食和产卵选择性研究"赣绿1号"对褐飞虱取食、产卵行为的影响;用"赣绿1...
关键词:转BT基因水稻 褐飞虱 取食行为 产卵行为 生长发育 
应用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抗褐飞虱水稻恢复系被引量:10
《分子植物育种》2015年第11期2404-2415,共12页罗世友 陈红萍 吴小燕 胡兰香 熊换金 邓伟 汪雨萍 席建才 喻凤 陈明亮 肖叶青 陈大洲 
863计划子课题-培育多基因聚合的绿色超级稻品种(2014AA10A604);江西省优势科技创新团队建设计划项目(20142BCB24011)共同资助
稻褐飞虱是中国长江中下游及南方各省稻区中稻晚熟品种及晚稻品种的主要害虫。培育抗性水稻新品种是防治稻褐飞虱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本试验采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田间接虫鉴定的方法,将Bph14和Bph15基因分别导入到自选恢复系赣恢2688...
关键词:水稻 恢复系 抗褐飞虱基因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