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褐飞虱基因

作品数:49被引量:260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何光存杜波陈荣智祝莉莉万建民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广西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湖南隆平高科种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水稻科学》《生命科学》《杂交水稻》《种子》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攻关计划广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水稻抗褐飞虱基因Bph3调控蛋白B8AK41的外源表达、纯化及亚细胞定位
《西南农业学报》2025年第1期107-114,共8页卿冬进 卢柏亦 彭宇婧 戴高兴 陈韦韦 李经成 周维永 黄所生 潘英华 黄娟 邓国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160645);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23GXNSFDA026060)。
【目的】外源表达获得B8AK41蛋白,并检测B8AK41蛋白亚细胞定位,为研究该蛋白在水稻抗褐飞虱上的生物学功能提供基础。【方法】对B8AK41蛋白序列进行跨膜区预测,构建原核表达载体诱导外源蛋白表达,纯化目标蛋白并鉴定蛋白多肽序列;构建...
关键词:水稻 褐飞虱 Bph3基因 B8AK41蛋白 外源表达 亚细胞定位 
水稻抗褐飞虱基因QBPH1和QBPH4的精细定位与聚合效应分析被引量:1
《中国农业科学》2024年第23期4619-4631,共13页熊尚烨 张翔 梁宝慧 叶仰东 李浴阳 朱晓 朱志鸿 官华忠 张帅 吴建国 胡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025031,U1905203);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21J01071);福建农林大学校级创新基金(KFA20006A);福建农林大学闽台作物有害生物生态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SKL2023001);崖州湾种子实验室与中国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开放竞争项目(B23YQ1514,B23CQ15EP)。
【目的】利用遗传群体发掘新的水稻抗褐飞虱QTL,并评估其聚合效应,为抗虫育种提供重要的遗传材料和基因资源。【方法】利用日本晴(感虫型)和佳辐占(抗虫型)的重组自交系(RILs)群体,结合苗期抗性评价和极端混池测序法(BSA-seq)定位抗褐飞...
关键词:水稻 褐飞虱抗性 QTL定位 基因聚合 转录组测序 
水稻抗褐飞虱基因Bph3和Bph24(t)的聚合育种利用被引量:1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24年第1期31-44,共14页王萱 马茜茜 杨金莲 伍虎 李容柏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校级科研项目(XKJ2302);广西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资金项目(桂科AA17204070);广西科技计划项目(桂科AB16380093)共同资助。
在水稻(Oryza sativa)的生产实践中,常常会受到褐飞虱(Nilaparvatal lugens)等多种病虫害的威胁。聚合不同抗性基因,培育抗性品系,是应对各种生物胁迫最有效的策略。传统香稻由于其自身抗性等条件限制,无法大面积推广。本研究结合分子...
关键词:褐飞虱 稻瘟病 抗性育种 香味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广西农家籼稻种质抗褐飞虱基因Bph40(t)的定位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23年第4期1097-1105,共9页李晶莹 李发活 沈娟 黄康顺 黄福钢 郭辉 陈灿 梁树辉 刘芳 邱永福 
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ZY21195040);广西创新驱动发展专项(桂科-AA22068087-3);广西水稻遗传育种重点试验室开放课题(2022-36-Z01-KF04);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YCSW2021023)。
褐飞虱是水稻生产危害中最严重的虫害之一,发掘水稻中抗褐飞虱的新基因并培育抗性品种是现今控制该虫害最有效的举措。广西农家种质——籼稻47-1连续3年的苗期、成株期对褐飞虱都表现一致高抗,遗传稳定性良好,具有明显的趋避性和抗生性...
关键词:水稻 褐飞虱 Bph40 基因定位 等位基因 
籼稻材料570011抗褐飞虱基因的遗传分析及鉴定被引量:1
《中国水稻科学》2023年第3期244-252,共9页程玲 黄福钢 邱一埔 王心怡 舒宛 邱永福 李发活 
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专项(桂科ZY21195040);粮食作物种质创新与遗传改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21lzjj09);广西水稻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22-36-Z01-KF04)。
【目的】发掘籼稻570011中抗褐飞虱主效基因,为培育抗虫水稻新品种提供基因资源。【方法】采用苗期集团法对抗性亲本570011和感虫亲本9311杂交后代F3群体进行表型鉴定,结合F2群体基因型,使用作图软件构建染色体的局部遗传连锁图,对目标...
关键词:水稻 褐飞虱 BPH6 等位基因 生理抗性机制 
水稻抗褐飞虱基因Bph43紧密连锁KASP标记开发与验证被引量:2
《湖北农业科学》2023年第6期169-174,共6页邓钊 王凯 杜波 祝莉莉 杨远柱 陈荣智 
深圳市基础研究项目(JCYJ20180302173435080)。
为促进Bph43基因在抗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水稻品种选育中的应用,在前期Bph43精细定位的基础上,将Bph43基因供体亲本IRGC 8678进行重测序,通过与日本晴参考基因组以及3000份水稻测序公共数据库资源进行SNP变异位点分析,设计开发出...
关键词:水稻 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Bph43 KASP标记 抗褐飞虱育种 
水稻抗褐飞虱基因Bph9共显性功能标记开发及应用
《分子植物育种》2022年第22期7482-7487,共6页陈明亮 熊文涛 罗世友 沈雨民 熊焕金 吴小燕 肖叶青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101801);江西省重大科技研发专项(20203ABC28W013)共同资助。
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l,BPH)是亚洲最具有毁灭性的水稻虫害。培育具有褐飞虱抗性的水稻品种是最有效经济防控褐飞虱的方法。Bph9定位在第12号染色体,表现出广谱的褐飞虱抗性,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但在Bph9遗传位点,存在有多个...
关键词:水稻 抗褐飞虱 Bph9 标记辅助选择 
水稻抗褐飞虱基因的发掘与育种利用被引量:3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22年第9期1326-1334,共9页郭建平 陈荣智 杜波 祝莉莉 何光存 
水稻(Oryza sativa)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生物学基础研究的模式植物.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ål,BPH)是全球水稻生产中的主要害虫之一.半个多世纪以来,水稻科学家坚持从水稻种质资源库中发掘抗褐飞虱基因,深入研究抗褐飞...
关键词:植物-昆虫互作 抗褐飞虱基因 图位克隆 种质 育种 
水稻抗褐飞虱基因及抗性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3
《江苏农业科学》2022年第10期16-22,共7页张梦龙 程新杰 岳红亮 施伟 孙明法 朱国永 
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编号:BE2020319-1、2021360-4);农业农村部沿海盐碱地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开放课题(编号:YHS202104)。
褐飞虱作为水稻生产中危害最严重的害虫之一,通过刺吸式口器刺入水稻叶鞘组织吸食水稻韧皮部汁液,严重影响水稻品质和产量,甚至导致绝收。目前水稻生产中主要以化学防治治理褐飞虱,但是成本昂贵,并且污染环境,易使褐飞虱产生抗药性。选...
关键词:水稻 褐飞虱 抗性基因 抗性机制 育种 
利用BSA-seq快速定位水稻抗褐飞虱QTL被引量:1
《分子植物育种》2021年第24期8184-8190,共7页胡杰 何龙 张翔 岑浩伦 黄力坤 吴为人 
福建农林大学杰出青年基金项目(KXJQ18012);福建农林大学科技创新项目(KFA20006A)共同资助。
褐飞虱为害是造成水稻减产的一个重要因素。对水稻抗褐飞虱基因的发掘、鉴定和克隆是水稻功能基因组学的一个研究热点领域,也为抗虫育种提供了多样化的基因资源。本研究利用两个分别来自印度和孟加拉国的农家抗虫品系ARC14544和GUIAROI...
关键词:水稻 抗褐飞虱基因 QTL定位 BSA-seq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