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华

作品数:9被引量:4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邓小平外交战略思想日本战犯高技术产业国家主权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现代国际关系》《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科学社会主义》《长白学刊》更多>>
所获基金:中华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坚持邓小平国格观的跨世纪思考
《长白学刊》2000年第1期71-74,共4页李世华 储新宇 
关键词:邓小平 国格观 民族自尊心 自豪感 科教兴农 
科教兴国 再创辉煌──纪念五四运动八十周年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1999年第3期47-50,共4页李世华 储新宇 
本文认为科教兴国战略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时期对“五四”爱国科学精神的深刻把握,是实现中华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的法宝。文章对如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具有较强的现实可操作性。
关键词:五四运动 科教兴国 
知识经济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被引量:4
《现代国际关系》1999年第4期39-42,共4页李世华 吴丹 
当我们站在21世纪的大门前憧憬未来时,一种新的经济模式———知识经济,已经悄然兴起。它将伴随我们走向未来,创造人类生产力发展史上新的辉煌。一、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指以现...
关键词:国际关系 知识经济社会 国家主权 国际格局 知识经济时代 高技术产业 信息化 民族国家 跨国公司 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 
日本否定侵略战争历史的军国主义阴魂为何不散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1995年第8期42-45,共4页李世华 
日本否定侵略战争历史的军国主义阴魂为何不散李世华近年来日本三届内阁均有内阁大臣口出狂言,公然否定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历史,为日本军国主义的战争罪行歌功颂德。如细川内阁的防卫厅长官中西启介、羽田内阁的法务大臣永野茂门、村...
关键词:否定侵略 否认侵略战争 日本战犯 日本军国主义 太平洋战争 联邦德国 南京大屠杀 自民党 日本政府 波兰人 
以史为鉴,清算日军侵略亚洲罪行
《现代国际关系》1995年第7期38-40,51,共4页李世华 
以史为鉴,清算日军侵略亚洲罪行吉林大学李世华DrawLessonsfromHistory,ExposeandCriticizeJapaneseArmy'sAggressionCrimeinAsia¥Inrecenty...
关键词:侵略战争 以史为鉴 日本军国主义 清算日 南京大屠杀 日本政府 二战结束 日本战犯 政治大国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略论邓小平外交战略思想的四个总体特征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1995年第6期1-5,共5页李世华 
略论邓小平外交战略思想的四个总体特征李世华邓小平外交战略思想博大精深,内容十分丰富,集中体现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这一卷文选收人宇要阐述国际问题的文章和谈话有30多篇,约占三卷篇目的1/3。1993年12月7日,...
关键词:邓小平外交 外交战略思想 “一国两制” 邓小平同志 对外开放 《邓小平文选》 国际形势 对外政策 解放思想 实事求 
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科学指南──略论邓小平的国际战略思想
《长白学刊》1995年第1期15-18,共4页李世华 
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科学指南──略论邓小平的国际战略思想李世华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博大精深,内容十分丰富,集中体现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这一卷文选收入主要阐述国际问题的文章和谈话30多篇,几乎占三卷篇目的1/3。在这些...
关键词:国际战略思想 中国外交 邓小平同志 科学指南 新时期 国际形势 独立自主 世界和平 第三世界 国际新秩序 
略论邓小平的外交战略思想及其总体特征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4年第6期38-44,共7页李世华 
国家中华社科基金
邓小平外交战略思想博大精深,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三个方百:关于时代主题、世界格局、国际新秩序;关于中国奉行的对外政策、方针和原则;关于按照“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原则发展党际关系。邓小平外交...
关键词:邓小平 外交战略思想 和平与发展 独立自主 和平共处 求实性 时代性 创见性 策略性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基础
《科学社会主义》1994年第3期48-51,共4页李世华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基础吉林大学李世华今年是著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问世四十周年。四十年来,世界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然而,中、印、缅三国在1954年所共同倡导的“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
关键词:五项原则 国际新秩序 现代国际关系 国际政治 经济新秩序 反对霸权主义 强权政治 联合国宪章 意识形态 社会制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