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结束

作品数:88被引量:3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赵入坤黄福华刘楚朱永彪杨恕更多>>
相关机构:兰州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霸权护持:二战结束以来美国对尼泊尔的军事援助探析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108-116,146,共10页刘星君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美国‘民主援助’对南亚的影响及我国的应对研究”(项目号:22CGJ030)的阶段性成果
军事援助是美国重要的对外政策工具,始终配合着其霸权战略。冷战时期出于“反对共产主义需要”,美国开始对尼泊尔进行有限军事援助。冷战后美国为了加强尼泊尔的“西方取向”及打赢反恐战争的需要,逐步加强了对尼军事援助投入“。印太...
关键词:美国 尼泊尔 军事援助 “印太战略” 地缘政治 
史前人类到“二战”结束的世界史解析——评《世界史》
《中国教育学刊》2024年第4期I0015-I0015,共1页张子昂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人类文明的演进如同一条蜿蜒曲折的河流,从遥远的史前时期缓缓流淌至今。史前人类,以其智慧和勇气,在蛮荒的大地上点燃了文明的火炬。而后的数个世纪里,无数王国与帝国在战争与和平中交替崛起,铸就了辉煌而复杂的世...
关键词:史前人类 世界史 古代文明 战争与和平 近现代世界 蜿蜒曲折 史前时期 历史发展脉络 
二战结束以来美国婴幼儿托育制度的选择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2024年第2期134-144,F0002,共12页陈雪 阿芠媛 
美国托育制度将0~5岁年龄段的婴幼儿纳入其中。二战结束后,美国终止了战时公共托育中心的建设,开启了托育制度新的探索。年轻女性在劳动力市场的挤压和家庭重建的社会呼声中,从职场返回家庭,引发婚姻潮和婴儿潮,母亲成为家庭育儿责任的...
关键词:婴幼儿托育 女性主义 市场化 组合式托育制度 
二战结束后日韩渔业纷争与美国霸权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17-24,共8页王国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基于我国海洋权益视角的日本海洋渔业扩张政策研究1868—1955”(17YJAZH079);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海域视野下近现代日本渔业扩张及影响研究”(L21BSS002);辽宁省教育厅项目“近代日本在东亚的殖民主义海洋渔业政策研究”(JW202003)。
在二战结束后东亚海域的渔业纠纷中,持续时间最长的当属日韩渔业纠纷。纷争发端源于美国在日本附近海域划定的“麦克阿瑟线”,直接导火索是韩国的《李承晚宣言》。美国既是纷争的始作俑者,也是解决问题的推手,是影响这一历史事件过程和...
关键词:日韩渔业纷争 海洋划界 东亚海域 美国因素 
二战结束初期日本关于琉球领土归属权的对策研究与实践活动(1945-1947)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192-202,共11页李超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战后琉球法律地位研究”(18CGJ027);第63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战后琉球地位的应然与实然”(2018M63198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二战结束初期,日本就主权归属地位未定的琉球迅速展开对策研究活动,而美苏冷战局势的形成,客观上为日本向美国争取琉球领土主权提供了可乘之机。虽然日本将对策研究方案付诸实践的几次尝试表面上没有收到积极反馈,但美国根据自身需求而...
关键词:二战结束初期 日本 琉球地位 “芦田备忘录” “天皇备忘录” 
19世纪中叶至二战结束前《纽约时报》对中国西藏的报道探析被引量:2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5期115-123,共9页程早霞 陈佳琳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美国政府解密涉藏档案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9AGJ0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位于祖国西南边疆的西藏也成为列强角逐的目标,这在19世纪中叶至二战结束前近百年时间里《纽约时报》对中国西藏的报道中也有体现。这期间《纽约时报》对中国西藏的报道主要内容涵盖帝...
关键词:美国 中国西藏 《纽约时报》 十四世达赖喇嘛 英军入侵西藏 
从“帝国”遗产到英国“飞地”:二战结束前后美国视野中香港形象的转变及其意义被引量:2
《历史教学(下半月)》2019年第7期51-60,共10页孙晨旭 
二战期间至战后初期,美国政要和社会精英一度热议涉港事务,初步形成对涉港问题的基本态度和政策框架。香港对于中英两国的特殊意义,以及香港对于美国的有形和无形价值,在二战结束之际随着大国关系的变化发生显著转变,美国视野中香港的...
关键词:香港形象 香港价值 美英关系 美国对华政策 
英文档案所见“西藏友好代表团”史实新考——兼论二战结束前后英印政府的对藏策略
《藏学学刊》2018年第2期210-223,252,共15页李沛容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边疆学原理研究”(17AZD018)阶段性研究成果
阻挠'西藏友好代表团'出席国民大会的挫败,是二战结束前后英印政府在西藏问题上政治影响力逐渐式微的信号。尽管战后英属印度政府极力怂恿和鼓动'西藏独立',但是'西藏友好代表团'事件说明英印政府内部在对藏策略上分歧重重,已日渐失去...
关键词:档案所 
国际结构的二重性——以二战结束初期中美关系和当前美国与台湾地区关系为例
《台湾研究集刊》2018年第5期17-24,共8页李宝田 沈惠平 
201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建构‘两岸命运共同体'的理论与实践研究"(16JJDGAT003)
二战结束初期,美国在"援蒋"的同时积极调处国共争端,从表面上看似乎是矛盾的。今天美国对台政策亦存在矛盾,其声称坚持"一个中国"政策,但又根据所谓的"与台湾关系法"干涉中国内政,以关切台湾安全为由售台武器。学界对此已提出诸多解释,...
关键词:国际结构 二重性 中美关系 美台关系 
二战结束前后美苏对日问题上的分歧及原因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8年第38期231-231,224,共2页李航 
美苏关系的发展与演变一直是上个世纪国际政治格局变化的缩影,在二战结束前后,美苏双方围绕对日问题展开了一系列斗争,其分歧主要体现在对日占领、管制和媾和上,这一分歧的产生受国际政治格局、国家利益定位、意识形态及个人决策等因素...
关键词:美苏关系 分歧 二战 《旧金山对日和约》 国际政治格局 原因 美国全球战略 东北亚地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