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萍

作品数:14被引量:3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主题:面中部骨折齿槽突裂骨移植先天性整复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现代口腔医学杂志》《临床口腔医学杂志》《口腔医学》《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更多>>
所获基金:军队医药卫生科研基金广东省重点攻关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上颌骨骨折合并鼻泪管损伤1例报告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584-584,共1页李毅 李少萍 薛宏宇 
关键词:上颌骨骨折 鼻泪管损伤 并发症 激光泪道再通术 
聚乳酸-甲壳素接骨板的体外细胞毒性研究
《广州医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23-26,共4页李毅 李少萍 张秀白 彭飞 
广东省重点攻关项目基金资助。
目的:利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对聚乳酸.甲壳素接骨板的细胞毒性进行研究,为临床应用作前期准备。方法:将材料浸提液与小鼠成纤维细胞接触2、4、7 d后,用分光光度仪在588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用细胞增殖度试验法评价材料的细胞毒性;采用...
关键词:聚乳酸-甲壳素接骨板 L929小鼠成纤维细胞 细胞毒性 细胞增殖度试验 细胞形态学试验 
下颌骨骨折口内进路坚强内固定12例分析被引量:20
《口腔医学》2003年第5期300-301,共2页罗渝宁 李少萍 吴乃强 薛宏宇 王斌 
目的 应用坚强内固定原理治疗下颌骨骨折,探索口内进路的手术方法。方法 采用口内进路暴露下颌骨骨折部位(除升支及髁状突骨折),恢复咬合关系后,用小型钛夹板作单层骨皮质固定,术后不行颌间结扎。结果 11例伤口一期愈合,1例伤口二期愈合...
关键词:下颌骨骨折 坚强内固定 治疗 口内进路 手术方法 
先天性齿槽突裂整复术(附10例报告)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2年第8期760-761,共2页罗渝宁 李少萍 李伟忠 薛宏宇 王天舒 
应用自体髂松质骨髓颗粒植入整复10例单侧上颌齿槽突裂,并关闭口鼻瘘.10例伤口一期愈合,术后观察3~6个月,外观改善明显,X线检查有明显骨形成,骨密度近似正常骨组织,两者间无明显界限.
关键词:上颌齿槽突裂 骨移植 整复 
先天性齿槽突裂整复的初步报告被引量:3
《口腔医学》2002年第1期24-25,共2页罗渝宁 李少萍 李伟忠 薛宏宇 王天舒 
目的 应用自体髂松质骨髓颗粒移植整复齿槽突裂,并观察其初期临床效果。方法 9例单侧上颌齿槽突裂,术前正畸,用自体髂松质骨髓颗粒移植整复裂隙,并关闭口鼻瘘。结果9例伤口一期愈合,术后观查3~6月,外观明显改善,x线检查移植骨无明显吸...
关键词:先天性上颌齿槽突裂 骨移植 口腔正畸治疗 
经上颌窦行颞下窝及翼腭窝肿物活检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1年第8期633-633,共1页李少萍 罗渝宁 殷学民 吴乃强 王斌 
对CT检查诊断不明确的3例患者经上颌窦开窗活检颞下窝、翼腭窝的肿物,取得满意的细胞学诊断,患者得到及时的治疗。表明该术式简单、易掌握、创伤少,且口外不留瘢痕,为颞下窝、翼腭窝的肿物活检提供一种新的进路。
关键词:上颌窦开窗 颞下窝 翼腭窝 肿物活检 
钛涂层317L接骨板螺钉与放射骨界面的光镜观察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00年第2期82-84,共3页李少萍 殷学民 朱明仁 
军队医药卫生科研基金(1991~1995)资助课题
目的:光镜现察钛涂层317L接骨板螺钉与放射骨界面。方法:钛涂层317L接骨板螺钉植入经9MeV电子线照射30Gy后4周的犬右下颌骨体部作为实验组,以未喷涂钛层的317L接骨板螺钉作为对照组。术后3、6、12周用光镜...
关键词:接骨板 螺钉 骨界面 放射 光镜观察 新骨形成 照射 纤维组织 
颌骨骨折错位愈合的正颌外科治疗被引量:7
《口腔医学》2000年第3期135-136,共2页罗渝宁 吴乃强 李少萍 李伟忠 薛宏宇 
目的 :应用正颌外科原理及方法 ,治疗 8例颌骨骨折错位愈合的病人。方法 :按正颌外科常规 ,术前摄头颅定位正侧位片 ,取模 ;头影测量及模型外科等 ;采用正颌外科常用术式进行手术 ,微、小型钛板内固定 ;术后颌间固定 2周。结果 :伤口一...
关键词:颌骨骨折 错位愈合 正颌外科治疗 
钛涂层317L接骨板对相邻电子照射的软组织界面及炎性反应的影响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16-18,共3页李少萍 殷学民 姚小武 朱明仁 
军队医药卫生科研基金!(1991~1995年)资助
钛涂层317L接骨板为实验材料,植入经9MeV电子照射30Gy后4周的犬右下颌骨体部,以未喷涂钛层的317L接骨板为对照组。术后3、6、12周用光镜观察接骨板相邻软组织界面及炎性反应。结果显示;钛涂层317L接骨板与...
关键词:电子线 接骨板 下颌骨 软组织界面 炎症 钛涂层 
颌面部恶性神经鞘瘤被引量:3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1998年第1期56-57,共2页殷学民 朱明仁 李少萍 赵彤 
本文报告了3例领面部恶性神经鞘瘤,其中2例来源于三叉神经,1例来源于面神经。患者均为女性,年龄在16岁至47岁之间。颌面部恶性神经鞘瘤属低度恶性肿瘤,很少循颈部淋巴结转移。但血性转移率高,治疗后极易复发。治疗以根治性切除为主,原...
关键词:颌面部 恶性神经鞘瘤 根治性切除术 颌面部肿瘤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