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海成

作品数:5被引量:2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公司治理内部审计职业化风险管理框架管理框架决策权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商业会计》《会计师》《财会月刊(下)》《时代经贸》更多>>
所获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基于目标导向的内部审计职业化路径研究
《会计师》2021年第16期67-69,共3页孙海成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基于‘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制衡治理机制下的内部审计模式研究”(编号:2018SJA1563)
《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和《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内部审计工作从制度层面构建了以目标为导向、业务为载体、风险为落脚点、控制为手段的现代内部审计模式。但在实践过程中常常由于目标定位的偏颇,其执行效果...
关键词:内部审计 公司治理 独立性 客观性 
基于风险管理框架的内部审计职业化环境分析被引量:1
《时代经贸》2021年第9期48-52,共5页孙海成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基于‘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制衡治理机制下的内部审计模式研究”(课题编号2018SJA1563)。
内部审计职业化作为保障内部审计独立性和权威性、精准发现组织问题、提升组织治理水平和实现有效供给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得到业内认同。作为内部审计职业化基础的内部审计环境,其建设成效直接决定企业内部审计的效率和效果。本文以风险...
关键词:内部审计职业化 公司治理 风险管理框架 企业管理 
基于“决策权、经营权、监督权”三权制衡机制下的公司治理有效性研究被引量:1
《商业会计》2021年第5期20-24,共5页孙海成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基于‘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制衡治理机制下的内部审计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8SJA1563)。
公司治理本质上属于制衡机制,目的是解决两类委托代理问题,降低委托代理成本,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我国企业的公司治理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治理理论和制度建设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治理的实践效果并不理想。文章从制度设计、组织设置、权...
关键词:公司治理 委托代理理论 剩余索取权 剩余控制权 三权制衡机制 
内部控制质量与相关者利益均衡——来自物流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
《财会月刊(下)》2015年第12期91-96,共6页孙海成 
本文以《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内部控制指引》为基础,构建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同时以2013年我国物流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内部控制质量水平与股东收益、高管薪酬和职工薪酬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内...
关键词:内部控制质量 相关者利益均衡 高管薪酬 职工薪酬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经济学思考——基于诺思制度变迁分析框架
《商业会计》2014年第21期15-18,共4页孙海成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作为新会计准则规定的五种计量属性之一,在新会计准则实施近五年的会计实践中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运用,本文试从诺思制度变迁分析框架对其进行研究和分析,从中找出原因,并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公允价值 历史成本 产权 交易费用 意识形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