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建军

作品数:34被引量:1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安航空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孙中山晚年民权主义经济文化文化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陕西行政学院学报》《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商洛学院学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效能探讨——以西安航空学院为例被引量:8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94-99,共6页刘宁 汤鸣 王美丽 张立玮 屈建军 
2017年西安航空学院高等教育研究项目"基于网络平台的应用型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研究"(2017GJ1006)
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工作事关高校的内涵式发展,但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普遍存在监控执行力度不够、监控范围过小、反馈和落实环节不完善、信息化水平较低等问题,这些问题最终导致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效能较低。利用...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 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 教学督导 效能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在招揽党员方面的失误及其后果
《西安航空学院学报》2017年第2期14-17,共4页屈建军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相继组建了国民党、中华革命党和中国国民党,本意是为了有效地推进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由于其急功近利滥招党员,造成党内鱼龙混杂,影响了党的纯洁性和战斗力,结果事与愿违,革命屡次无成。
关键词:孙中山 国民党 中华革命党 中国国民党 党员 
20世纪初国内外对孙中山的评价解读
《西安航空学院学报》2016年第2期44-47,共4页屈建军 
20世纪初,国内外人士对孙中山有过许多评价,这些评价真实地记录了孙中山的是非功过,是研究孙中山的第一手资料。梳理和解读这些资料,对当代孙中山的研究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孙中山 20世纪初 功过 评价 
孙中山论修身
《黑龙江史志》2015年第12期52-53,共2页屈建军 
孙中山非常重视公共道德和国民修身问题。在《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演讲中,孙中山重点批评了国民不修身、不文明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指出修身与否直接影响中外交往和国家形象,关乎中华民族的兴衰,并就如何修身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孙中...
关键词:孙中山 国民 修身 
孙中山对国民“不良人格”的反思和重塑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6期72-75,82,共5页屈建军 任慧英 
国民的"不良人格"是民初共和政体夭折,专制政治死灰复燃的重要原因。孙中山痛心地抨击了国民"不良人格"对共和政治的消极影响,深刻分析了"不良人格"形成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整套消除"不良人格"的途径和方法。孙中山对国民"不良人...
关键词:孙中山 国民 不良人格 训政 
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走不通之佐证——资产阶级民主势力与封建主义反民主势力的斗争及其教训
《西安航空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3-7,22,共6页屈建军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资产阶级民主势力与封建主义反民主势力进行过多次较量,其结果每每以资产阶级民主势力的失败而告终,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并未在中国真正实现。帝国主义的破坏和封建势力的绞杀,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保守的政治文化及多...
关键词:资产阶级 民主政治 帝国主义 封建势力 
孙中山以传统文化诠释民权主义探微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年第4期33-36,共4页屈建军 任慧英 
孙中山的民权主义是融合中西文化而成的。孙中山以传统文化诠释民权主义,是为了适应民主革命的需要和中国的国情民俗。这种诠释有其合理性,却缺乏科学性。其嫁接中西异质文化的努力在实践上也难以成功。
关键词:孙中山 民权主义 传统文化 民本思想 
怎样看待孙中山对马克思阶级斗争理论的批评
《西安航空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9-11,共3页屈建军 
阶级斗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这一理论遭到了孙中山的批评。孙中山的批评有错误之处,但谬误中包含着真理。阶级斗争并非历史发展的唯一动力,社会改革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孙中山 马克思 阶级斗争 中国国情 
孙中山对帝国主义经济文化侵略的谴责和批判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64-66,共3页屈建军 程健康 
孙中山晚年最重大的变化之一,是彻底认清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并且全方位地谴责和批判了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的经济和文化侵略。他指出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造成了中国财富外流和人民贫困,而文化侵略则弱化了某些国人的民族意识和反抗精...
关键词:孙中山 帝国主义 经济侵略 文化侵略 
孙中山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批判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年第6期44-47,共4页屈建军 任慧英 
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的本质是政治权力全面支配社会。封建统治者实施专制统治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垄断全国的资源和利益。为了创建民主共和政体,孙中山对封建专制主义造成的各种恶果进行了全面的清算和彻底的批判,在中国近代史上产生了振聋...
关键词:孙中山 专制主义 民权主义 政治体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