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红

作品数:5被引量:4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生态旅游汶川地震GEOMEDIAWEBGIS资源分类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经济管理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地球学报》《四川地质学报》《软件导刊》《人文地理》更多>>
所获基金:四川旅游发展研究中心资助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浅议莽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被引量:3
《四川地质学报》2011年第4期496-498,503,共4页李艳红 曾玲 
莽山拥有着中国南部保存最完好、面积最大的原生型常绿阔叶林,以独特秀丽的风景和原始自然生态而扬名国内外。简述了莽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主要旅游资源,并分析了其主要的生态旅游资源特色,就莽山如何进行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几点...
关键词:莽山国家森林公园 生态旅游 可持续发展对策: 
震后赴川入境旅游者满意度评价研究被引量:8
《人文地理》2011年第1期140-144,共5页唐勇 覃建雄 李艳红 赵俊 梁艳桃 刘妍 
四川旅游发展研究中心青年基金(LY200903)
本文以震后赴川入境旅游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因子重要性排序、配对样本t检验及重要性—绩效感知模型揭示了震后赴川入境旅游者的真实满意度感知。研究显示,入境游客对四川旅游经历的整体满意度较高;地震遗迹、大熊猫诸因子期望值与满意度...
关键词:满意度 重要性-绩效感知模型 入境旅游者 汶川地震 
汶川地震遗迹旅游资源分类及特色评价被引量:24
《地球学报》2010年第4期575-584,共10页唐勇 覃建雄 李艳红 赵俊 梁艳桃 刘妍 
四川旅游发展研究中心项目(编号:LY200903)资助
汶川地震造就了大量地震遗迹景观,成为了地震科学研究及旅游开发活动的重要资源基础。对地震遗迹景观分类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广义与狭义视角并存,两分法与一分法并现。充分考虑地震遗迹旅游资源成因及景观特征,强调地震活动对地震遗迹...
关键词:地震遗迹旅游资源 地质遗迹 汶川地震 
GIS空间建模技术在水库移民安置选址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9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第5期547-552,共6页李少达 杨武年 陈雪冬 李艳红 
研究应用GIS技术设计并实现水库移民安置选址分析功能的模型,阐述模型的设计思想、分析模型的数据流程和得到的结果表现形式的原理和方法。模型采用COM技术,应用GIS空间分析处理手段,结合已知的数字高程模型数据、矢量数据,根据国家标...
关键词:数字高程模型 空间分析模型 栅格数据 矢量数据 选址分析 GIS 
珠峰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WebGIS系统的设计规划被引量:2
《软件导刊》2007年第3期48-50,共3页李艳红 银正彤 郑文锋 邢小勇 
以珠峰保护区为对象,通过建立一套生态旅游WebGIS系统来提高当地的管理水平,同时也是发展当地经济的一个有力的技术和信息支持。介绍了珠峰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WebGIS系统设计规划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生态旅游 WEBGIS GEOMEDIA WebMap 空间决策分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