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琼

作品数:6被引量: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天津外国语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翻译泰戈尔《吉檀迦利》世界文学译介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哲学宗教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外语教学》《短篇小说(原创版)》《前沿》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泰戈尔的诗与画被引量:1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117-121,共5页曾琼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青年项目:印度文学中国20世纪传播史(13CWW015)
泰戈尔在年逾六旬之后开始绘画,在13年左右的时间内创作了两三千幅作品,他的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但其画作神秘晦涩的风格、幽暗混沌的色调,以及其中体现出来的痛苦、嘲笑、怀疑、挣扎,引发了对作品含义的争议,以及对泰戈尔诗歌与绘画...
关键词:泰戈尔 诗歌 绘画 
20世纪中国《沙恭达罗》研究评述
《短篇小说(原创版)》2015年第1X期39-40,共2页曾琼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青年项目“印度文学中国20世纪传播史”(项目编号:13CWW015)阶段性成果
近代以来,1949年之前,苏曼殊、许地山、柳无忌等人均已在相关论述中论及了迦梨陀娑和《沙恭达罗》,但就其内容和深度而言,这些论述还处于介绍阶段。1956年,季羡林先生翻译的《沙恭达罗》出版。在译本出版的同时,我国文学界对这个剧本也...
关键词:沙恭达罗 迦梨陀娑 许地山 研究评述 苏曼殊 摩诃婆罗多 柳无忌 《长生殿》 爱情主题 刘安武 
泰戈尔在西班牙语世界中的重生——以《吉檀迦利》为例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4年第5期77-80,共4页曾琼 
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吉檀迦利>翻译与接受研究"(TJWW12-054)
泰戈尔的文学作品,尤其是《吉檀迦利》在西班牙语文坛译介的情况,是文学经典通过翻译获得重生的一个典型又特殊的案例。在西班牙国内,希梅内斯和瑟诺比亚夫妇对泰戈尔诗歌的翻译实际上是翻译与重写的融合。作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希梅...
关键词:泰戈尔 翻译 西班牙语 希梅内斯 
历史上印度穆斯林早期发展的过程
《前沿》2012年第9期199-200,共2页曾琼 
根据伊斯兰教在印度传播发展的过程,结合印度自身历史进程,本文将早期伊斯兰教进入印度的时期界定为公元8世纪前后到莫卧儿王朝建立之前。本文分析了早期伊斯兰教进入印度的过程中各种力量发挥的不同作用,认为苏菲派的作用非常重要。
关键词:印度 穆斯林 苏非派 
世界文学中的泰戈尔:《吉檀迦利》译介与研究被引量:5
《外语教学》2012年第4期82-85,共4页曾琼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中国外国文学研究60年"(09&ZD07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吉檀迦利》是为泰戈尔在世界上赢得声誉的最主要作品,它的翻译和研究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泰戈尔作品的译介与研究状况。本文对这部诗集的汉译情况和它在我国的研究概况进行了总结和分析,认为我国的《吉檀迦利》研究尚在期待精品。...
关键词:《吉檀迦利》 翻译 研究 
国民文化心态与汉文经典翻译的缺失——近百年印度的汉文学译介被引量:2
《山东社会科学》2012年第6期56-60,共5页曾琼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文学作品在海外的传播及影响”( 项目编号: 09BWW003) 的阶段性成果
文学经典的翻译是促进文学与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佛典汉译是中印文学文化交流史上的高峰。近百年来,除《道德经》、唐诗、鲁迅之外,大部分古代、现当代汉文学经典在印度处于翻译缺失状态。中印文学传统和审美追求的差异、当代印度更关...
关键词:国民文化 汉文学 经典 翻译 印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