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卓

作品数:4被引量: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更多>>
发文主题:爱尔巴桑翻译记忆援建大使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国际政治研究》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无悔的青春--中国援助阿尔巴尼亚专家访谈录(三)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15年第4期111-122,共12页孔寒冰 张卓 
20世纪60-70年代是中国与阿尔巴尼亚关系的蜜月期,中国对阿尔巴尼亚进行了全方位、多行业的援助。本文实录在这段时期三个不同行业援建人员的口述:援建阿尔巴尼亚拉齐磷肥厂的原南京化学工业公司总经理郭克礼、曾在中阿轮船做翻译的宋...
关键词:援助 阿尔巴尼亚 友谊 文化大革命 
特殊年代的特殊友谊--1960年代中国对阿尔巴尼亚的文化援助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15年第2期71-81,共11页孔寒冰 张卓 
1960年代初期,中苏两国关系恶化,东欧国家中只有阿尔巴尼亚选择支持中国,与中国建立了友好深厚的友谊。中国方面,除了对阿尔巴尼亚经济资助、政治支持外,还签订了文化援助合同,派遣优秀文化教育工作者到阿尔巴尼亚进行文化支援。本文是...
关键词:文化援助 芭蕾舞剧 友谊 
我亲历的中国援助阿巴尔尼亚——中国前驻阿尔巴尼亚大使范承祚先生访谈实录被引量:3
《国际政治研究》2015年第2期135-146,共12页孔寒冰 张卓 
2014年是中国与阿尔巴尼亚建交60周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东欧研究中心主任孔寒冰教授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翻译张卓,对当时援阿的中国专家和在阿工作过的人士做了系列访谈,本文是其中之一。范承祚先生1957年毕业于阿尔巴尼亚...
关键词: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特命全权大使 阿尔巴尼亚 20世纪70年代 实录 北京大学 人文学院 国际关系 
爱尔巴桑记忆——中国援助阿尔巴尼亚专家访谈录被引量:4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15年第1期79-94,共16页孔寒冰 张卓 
20世纪50年代后期中苏两国逐渐交恶,东欧国家中只有阿尔巴尼亚与中国保持了密切关系。60-70年代"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中国与阿方进入"蜜月期",毛泽东曾用"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形容两国关系。同一时期,中国为阿国提供了大量的设备、...
关键词:援建 阿尔巴尼亚 技术 翻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