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

作品数:24被引量:1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共延边州委党校更多>>
发文主题:依法治国改善民生和谐社会理论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哲学宗教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延边党校学报》《吉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怀化学院学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依法治国需要民众对政府权力实施有效监督
《吉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6年第2期44-46,共3页李勇 
政府权力接受国民的有效监督,是实现依法治国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几年来民众监督取得了积极的发展,但是,也存在着几个方面的问题:权利制衡约束权力显得软弱无力,监督权利缺乏有力保障,民众舆论监督渠道不够畅通,对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关键词:依法治国 民众监督 政府权力 
推进依法治国需要加强民众对政府权力的有效监督
《延边党校学报》2015年第1期65-67,共3页李勇 
政府权力接受国民的有效监督,是实现依法治国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民众监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督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几年来取得了积极的发展。但是,目前还存在着几个方面的问题:权利制衡约束权力显得软弱无力,监督权...
关键词:依法治国 民众监督 政府权力 
关于中国发展道路问题的思考
《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第6期53-58,共6页李勇 
在社会发展道路方面,中国同世界发达国家以及世界发展中国家具有不同特征。中国作为后发展国家,应最大可能地避免陷入世界发达国家发展模式的误区,坚持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为此,中国在选择社会发展道路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正确处理...
关键词:中国 社会发展理论 社会发展道路 
论加快延边服务业发展及对策被引量:1
《延边党校学报》2014年第6期94-96,共3页李勇 
服务业的发展变化,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特别是经济发展步入一定阶段后,经济的持续向前发展特别需要通过发展服务业来促进经济结构的转型。为此,研究探讨加快服务业发展及对策问题,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
关键词:延边 加快服务业发展 对策 
用人才资源促进长吉图地区的经济发展
《延边党校学报》2014年第3期99-101,共3页李勇 
人才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有重大作用。长吉图地区人才资源方面存在问题主要为:人才层次结构性矛盾突出影响经济发展的效率,人才流动率较高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进程缓慢,人才队伍建设乏力经济增长后劲不足。解决这些问题,运用人才资源促进...
关键词:运用 人才资源 长吉图地区 经济发展 
中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决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
《延边党校学报》2013年第3期10-12,共3页李勇 
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为两个"前所未有":即"发展成就巨大,机遇前所未有"、"发展问题严峻,挑战也前所未有"。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既实现抓住机遇、取得更大成就,又实现最大限度的解决发展中的严峻问题...
关键词:阶段性特征 科学发展观 必要性 
论延边朝鲜族文化建设与展望被引量:2
《延边党校学报》2012年第3期92-95,共4页李勇 
在党的民族政策照耀下,延边朝鲜族文化建设取得了很多成就,同时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在新的形势下,要把握文化建设的历史方位,展望延边朝鲜族民族文化建设的未来。
关键词:朝鲜族文化 建设 展望 
以建党90周年为契机构建和谐社会价值观
《吉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8-10,共3页李勇 
社会发展需要构建多元共生及相互包容的和谐社会价值观。以庆祝建党90周年为契机,充分展示中国共产党的丰功伟绩,让每一位中国公民都更加热爱党、信赖党,坚定不移跟党走,更加热爱我们的国家,坚定强国富民愿望一定能实现的信念,这对于整...
关键词:纪念 建党 构建 价值观 
经验论和唯理论在认识论上的对立统一
《延边党校学报》2011年第2期26-27,共2页李勇 
经验论和唯理论在关于知识的来源、认识的方法或逻辑、认识的可靠性问题上,都存在着根本的分歧。但是,通过历史和逻辑相一致的方法来对经验论和唯理论进行考察,就会发现二者在对立中蕴含着统一的因素:认识论的共性、斯宾诺莎对经验论和...
关键词:经验论 唯理论 对立 统一 
论共同价值观的构建
《延边党校学报》2010年第1期13-14,共2页李勇 
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念发生嬗变。一个多元分歧的社会正向我们走来:多元价值观的对立冲突,造成了社会的分层断裂;价值观的变异扭曲,导致了人们的行为失范;价值观的过度自由,淹没了社会主流价值观;价值观的不定多变,使得社会关系难以调整...
关键词:和谐社会 构建 共同价值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