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兰

作品数:9被引量: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垄断组织威廉二世德国外交政策军事顾问思想渊源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北方论丛》《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江汉论坛》《学习与探索》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试析德国对待“九一八事变”的态度
《北方论丛》1999年第5期65-69,共5页何兰 
德国是一战结束后第一个放弃在华特权、并在主权独立和关系平等基础上同中国恢复外交关系的西方大国。然而,面对日本蓄意友动的“九一八事变”,德国不仅未能主持公道,积极谴责日本的侵略行径,反而打着“中立”的旗号,在国联内外进...
关键词:德国 九一八事变 日本 态度 实质 
德国军事顾问与中德关系被引量:2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145-150,162,共7页何兰 
对于德国军事顾问在华的地位与作用问题,国内外学者历来褒贬不一。本文通过对来华德国军事顾问在中德关系初步发展、密切合作及逆转恶化等不同时期的身份、活动范围、所起作用及其影响限度等问题的分析,肯定了德国军事顾问在促进中德...
关键词:德国军事顾问 中德关系 南京政府 
威廉二世的“世界政策”及其经济、思想渊源被引量:3
《江汉论坛》1999年第1期70-73,64,共5页何兰 
关键词:世界政策 威廉二世 思想渊源 德国外交政策 殖民地 德意志帝国 卡特尔 垄断组织 沙文主义 俾斯麦 
德国调停中日战争及其在德日关系中的地位被引量:2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8年第2期98-103,共6页何兰 
关于德国调停中日战争,国内多数论著指责其是:“德日帝国主义相互勾结”、“对中国政府进行诱降”。据已掌握的档案资料分析,这种观点有失偏颇。文章认为,日本请求调停与德国接受调停,都有其各自的动机和利益所在。事实上,德国自...
关键词:德国 调停 中日战争 德日关系 日本 
试论1938~1941年的中德关系被引量:1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5期76-80,131,共6页何兰 
30年代前半期,中德政府间往来密切,两国经济、贸易关系发展迅速,被称为中德关系的“蜜月”时期。但好景不长,从1938-1941年不到四年的时间内,中德关系经历了突然逆转、迅速恶化,直至决裂的过程,其中德国是主动的,中...
关键词:中德关系 德国 中国 日本 
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外交政策背景试析被引量:2
《学习与探索》1996年第3期131-134,共4页何兰 
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外交政策背景试析何兰威廉二世时期德国外交政策同俾斯麦时期相比有着许多明显的差异,就外交政策的目标而言,俾斯麦所追求的是维持欧洲现存国际关系格局,保证德国在这种“均势”状态中的优势地位不受威胁,...
关键词:德国外交政策 德国农业 20世纪初 19世纪末 威廉二世 卡特尔 德意志 德国经济 资本主义 垄断组织 
杂种文化与日本近代化被引量:1
《北方论丛》1995年第5期101-105,共5页何兰 
杂种文化与日本近代化何兰任何国家与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日本文化,是具有融合性和创造性两大特点的杂种文化①。正是得益于这种传统文化,使得日本能够在19世纪中叶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以武力或政治经济干涉等方式改变亚洲国家...
关键词:日本化 近代资本主义 外来文化 日本文化 明治政府 日本近代化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实利主义 共进会 传统文化 
论腓特烈二世的经济政策
《北方论丛》1992年第1期107-111,共5页何兰 
从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查理六世皇帝去世到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前的半个世纪,可以说是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叱咤风云的年代。他完成了由腓特烈·威廉大选后开始的事业,使普鲁士获得了强国地位。
关键词:经济政策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普鲁士 罗马帝国 德意志 
一部系统考察近代历史上改革的力著——《中外近代历史上的改革》评介
《史学月刊》1992年第2期121-122,共2页何兰 
社会改革作为一种历史现象,曾在近代《(?)范围内多次发生。尽管这些改革有着不((?)背景、内容、方式和结局,但都极大地出版了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人们著。想解放。遗憾的是,长期以来,由于史(?)界受某些政治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近代历史 系统考察 历史研究 社会改革 资产阶级改革 历史现象 近代中国 社会危机 民族危机 政治因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