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静

作品数:7被引量:1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安徽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长篇小说意蕴救赎母题崇高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淮南师范学院学报》《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文化学刊》《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论汪曾祺小说中的小城文化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76-80,共5页尹静 
汪曾祺通过对小城记忆的再加工,经过情感的过滤,借助小城的不同场景,逐渐铺开小城细民的群体文化心态以及小城文化的多样表征。在这些小城文化中,汪曾祺表现了小城世界的"真是"境遇,礼赞了小城之子的至善品格,挖掘了日常生活的审美存在...
关键词:小城 小城文化 审美救赎 汪曾祺 
悲悯与崇高——论《草房子》的苦难叙事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74-77,共4页尹静 
苦难是当代作家曹文轩小说中反复阐释的主题,哀而不伤的苦难叙事背后隐藏的是其对人物深切的悲悯之情。曹文轩致力于在残缺、孤独、死亡等苦难中彰显悲剧主人公们不惧不畏的风度,从而以"撄人心"的力量唤醒沉睡在读者心里的生命韧性与张...
关键词:草房子 苦难叙事 悲悯情怀 崇高意义 
转型期乡土知识分子的罪与罚——论李佩甫的长篇小说《生命册》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73-77,83,共6页尹静 
李佩甫在长篇小说《生命册》中多维度地展现了一批乡土知识分子在社会转型这一特殊时代造就的罪恶与接受的惩罚。乡土知识分子如何忏悔,如何拯救他们因群体性罪恶而引发的身份认同危机,《生命册》没有给出答案。李佩甫建构乡土知识分子...
关键词:《生命册》 转型期 乡土知识分子 罪与罚 认同危机 
刘先平研究综述被引量:1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5期65-68,共4页尹静 
刘先平是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大自然文学开拓者,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思考和研究刘先平及其大自然文学。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刘先平生平及其创作经历的研究;二是对刘先平作品的研究;三是对刘先平大自然文学创作意义的研...
关键词:刘先平 刘先平研究 综述 
论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女性形象及其审美意义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年第4期24-27,共4页尹静 
沈从文寄情于充满和谐自然的湘西世界,在这一世界里,他塑造了众多善良的女性,她们中有青春而又清纯的少女、简单而又懵懂的童养媳、勤劳而又踏实的寡妇以及多情而又重义的妓女。沈从文带着最美好的愿望,通过湘西女性形象,礼赞了健康的人...
关键词:沈从文 湘西 女性形象 审美意义 
双重母题下的救赎意蕴——论刘先平的长篇小说被引量:1
《太原大学学报》2015年第2期77-80,85,共5页尹静 
当代作家刘先平高举"爱的母题"与"自然母题"的审美旗帜,以"直面人生"的姿态帮助成人与少年摆脱现下的困境,形成一种更趋健全的人生态度;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自然物的最本真状态以及自然生态的"完整"图景,一定程度上调和了成人文学中的异...
关键词:刘先平 长篇小说 母题 救赎意蕴 
浅析刘先平的《海雕行猎》
《文化学刊》2015年第5期72-74,共3页尹静 
刘先平先生继承了庄子的"天人合一"思想,通过对大自然文学的审美观照,促进了人类与自然界的沟通与联系。他的《海雕行猎》以其独特的魅力给人以深刻的现代启示,作品展示了大自然世界中激烈地生存竞争,教会人们生存之道。作者对整个大自...
关键词:刘先平 《海雕行猎》 大自然文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