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艳萍

作品数:5被引量:2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艺术当代艺术博物馆教育博物馆寄托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鲁迅研究月刊》《中国陶瓷工业》《文物鉴定与鉴赏》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当代艺术博物馆教育功能发挥之初探被引量:1
《中国陶瓷工业》2023年第6期128-130,共3页施艳萍 
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复兴需求的提出,如何更有效地发挥艺术博物馆馆藏文物的教育功能成为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通过分析我国博物馆馆藏艺术品在教育功能发挥方面存在的问题,可以为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提供有益建议。教育功能作为艺...
关键词:艺术 博物馆 教育功能 美育功能 
鲁迅与日本浮世绘谈略
《鲁迅研究月刊》2023年第2期74-76,共3页施艳萍 
江户时代是日本武家封建时期的最后一个阶段,此时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相对繁荣,新兴市民阶层的崛起成为这个时期社会发展的一大特点。以“市井风俗”为最重要特色的浮世绘应运而生,浮世绘虽然是以版画为主,主要刻画俳优、歌舞伎、浪人等...
关键词:市民阶层 浮世绘 日本美术史 江户时代 医学专业 俳优 救国救民 歌舞伎 
画出“中国向来的魂灵”——论鲁迅的文艺观被引量:1
《鲁迅研究月刊》2019年第7期94-96,共3页施艳萍 
“陶元庆君绘画的展览,为在北京所见的是第一回。记得那时曾经说过这样意思的话:他以新的形,尤其是新的色来写出他自己的世界,而其中仍有中国向来的魂灵——要字面免得流于玄虚,则就是:民族性。”(《而已集》)鲁迅对画家陶元庆既有欣赏...
关键词:鲁迅 中国 文艺观 青年一代 民族性 画家 寄托 
鲁迅的收藏“拿来主义”
《鲁迅研究月刊》2015年第5期82-85,共4页施艳萍 
"拿来主义"是鲁迅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他认为拿来主义应该打破中外界线,凡对中国发展有益的文化都应当为我们所"拿来"。自甲午战争以来,中国的国势更加衰颓,知识分子莫不有一种灰心丧气的感觉,因此也不乏有全盘西化的声音,因...
关键词:“拿来主义” 文化理想 珂勒惠支 版画基础 麦绥莱勒 创作版画 木刻版画 全盘西化 疑古玄同 石刻画像 
现代画家的市场生命力初探
《文物鉴定与鉴赏》2015年第7期98-99,共2页施艳萍 
现代画家的市场生命力需要具备多种要素,最重要的是画家本人的修养,同时也需要熟悉市场规律的专业经营团队以及良好的市场环境。
关键词:现代画家 文化 市场生命力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