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娇

作品数:5被引量:5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连谓结构动态助词语法化过程语法化尖音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铜仁学院学报》《社会科学家》《绵阳师范学院学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尖团音探析被引量:2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2013年第5期32-35,共4页王娇 
作为传统戏曲和音韵学上的一个重要术语,人们对尖团音的理解仍然存在一些分歧,突出表现在尖团音的定义和类型划分上。通过对相关研究情况的梳理和分析,在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将尖团音概念同其历史来源相结合,重新定义尖团音,并简单...
关键词:尖音 团音 尖团合流 
石鼓文语言艺术研究被引量:1
《社会科学家》2012年第S1期281-282,共2页王娇 
前人对石鼓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鉴赏、摹刻、书法艺术、年代、顺序和注释等方面,而对其语言艺术较少关注。通过研究分析,我们发现石鼓文的语言艺术有以下几个特点:一、变换用韵,多用叠音词,使文章韵律和谐;二、赋、比、兴等表现手法的运...
关键词:石鼓文 声韵 语言艺术 
古韵歌月元三部关系研究述评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68-71,共4页王娇 
在上古音研究中,古音学家对阴声韵歌部,或祭部,或至部,与入声韵月部,阳声韵元部的搭配上一直存在不同的见解。本文将对各古音学家有关歌月元部的观点进行梳理,从古音学家在阴阳对转、考古与审音以及上古声调等方面入手,探析各古音学家...
关键词:阴阳对转 考古 审音 上古声调 
释“虢”被引量:1
《铜仁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48-50,共3页王娇 
从商后期算起,汉字的发展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在这三千多年的历史中,汉字的形体、语义以及语音都发生了一些重要的变化。"虢"在现代汉语中并不是个常用字,一般用作地名、国名及姓氏,如虢国、虢仲等。虢的本义是什么,又是如何发展的呢?...
关键词:  源流 
动态助词“过”的语法化过程被引量:1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08年第9期34-35,共2页王娇 
动态助词“过”从最初的动词义发展到现在经历了几次大的转变,词义逐渐虚化,最终失去原有的词汇意义,发展为只具语法意义的助词,实现了一次语法化的过程。
关键词:“过” 连谓结构 语法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