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爱军

作品数:13被引量:4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中国梦文化精神立美宗白华范式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学习与探索》《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美与时代(美学)(下)》《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辽宁省社科联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创新、时代特征与世界意义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4期22-28,共7页张继承 朱爱军 
辽宁省社科联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重大委托课题(2022lnskzdwtkt-012)。
百年奋斗的历史征程,中国共产党一代代领导集体赓续奋斗,创造出符合中国实际的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经历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式现代化是借鉴、吸纳与创新的中国式现代化,既包含了西方现代化的优势,又形成...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实践创新 时代特征 世界意义 
关于构建“有机整体立美观”的哲学思考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4期22-27,共6页朱爱军 
“有机整体立美观”以马克思哲学观为理论基础,以“立美宜人”为根本旨归,是一种“立美”理念;“有机整体立美观”融“立美的价值观”“立美的实践观”“立美的发展观”“立美的生存观”四位一体,核心是内在的价值尺度。如果说作为“立...
关键词:“有机整体立美观” “立美宜人” 四位一体 “立美”审美范式 
对“美好生活”“美丽中国”“中国梦”的美学思考被引量:6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2期39-43,共5页朱爱军 
"美好生活""美丽中国""中国梦"既体现了历史发展的逻辑,也是伟大的目标与理想,还是伟大的事业与实践,更是体现"新时代"时代精神精华的理论表征。"美好生活""美丽中国""中国梦"在历史逻辑与内在逻辑中凸显出以"立美宜人"为根本旨归的"立...
关键词:美学 “美好生活” “美丽中国” “中国梦” “立美宜人” 文化精神 
探寻实现“中国梦”的“立美”路径被引量:1
《美与时代(美学)(下)》2016年第8期13-15,共3页朱爱军 刘长林 
辽宁省社科联辽宁经济社会发展课题"对‘中国梦’的美学思考"(2014LSLK2i2x-08)研究成果之一
探讨"中国梦"的美学内涵,探寻实现"中国梦"的"立美"路径,是当下美学研究的重要课题。蕴涵着"立美之维"的"内核",体现着"立美宜人"的意蕴,作为崇高理想的"中国梦"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与升华,体现出中国气派、中国风格、...
关键词:中国梦 文化精神 立美宜人 立美塑人 
宗白华文化救国理念对实现“中国梦”文化路径的当代启示
《美与时代(美学)(下)》2016年第7期31-33,共3页朱爱军 刘长林 
辽宁省社科联辽宁经济社会发展课题"对‘中国梦’的美学思考"(2014LSLK2i2x-08)研究成果之一
"中国梦"不仅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梦,同时也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追求美的理想的文化复兴之梦。宗白华的文化救国理念是以复兴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为手段,以审美救赎、精神自由和人格塑造为具体方法,从而实现其美的...
关键词:中国梦 文化救国 自由精神 人格塑造 
“中国梦”的精神实质与马克思实践观的内在一致性
《文化学刊》2016年第7期162-164,共3页刘长林 朱爱军 
辽宁省社科联辽宁经济社会发展课题"对‘中国梦’的美学思考"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2014LSLK2i2x-08)
马克思实践观的根本旨归就是对人的"现实性终极关怀",实现"一切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马克思实践观的内在逻辑就是强调通过实践"改变世界",确立"按照美的规律建造"的实践样式,追求"一切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蕴含立美之维的马克思...
关键词:中国梦 马克思实践观 立美宜人 
中西融合视域下宗白华的体“道”之程被引量:1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495-499,共5页刘长林 朱爱军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课题(L14BSZ041);辽宁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基地项目(ZTSZXKT201407)
宗白华一生站在中西融合的视域下,徜徉于中西文化之中追求"真""善""美"的统一,求索能够推进国家和民族发展的理想路径。其体"道"之程大体可分为寻"道"、品"道"、行"道"三个阶段。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特色之根,宗白华在哲学中展开了...
关键词:宗白华  天道 人道  
试论马克思的哲学观被引量:4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11-14,共4页朱爱军 罗宝旭 
马克思的哲学观是实践观点与批判精神的内在统一。实践观点的要旨就是:立足现实,改变世界,关怀人生;批判精神的要旨就是:批判现实,批判理论,批判自我;二者的统一就是:通过实践充分发挥批判的功能,达到改变世界的目的,实现对人的"终极关...
关键词:马克思 哲学观 实践观点 批判精神 终极关怀 
中华民族史前先民“美”“善”观念萌发的文化轨迹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31-35,共5页朱爱军 
文化是在人类活动的过程中历史地生成的生存方式与思维方式。中华民族史前先民"美""善"观念,就蕴涵在"史前"原始文化之中。而中华民族史前文化独特的存在方式、体现形式就是图腾崇拜以及巫术礼仪与原始歌舞,这也就是中华民族史前先民的...
关键词:图腾崇拜 巫术礼仪 原始歌舞 “美”“善”观念 
论库恩的范式概念及其借用被引量:29
《学习与探索》2007年第5期49-52,共4页朱爱军 
"范式"概念在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有多种用法。概括地说,范式是世界观,它具有定向的基本功能,在总体倾向上是选择与预示的统一,它具有"不可通约性",范式的转换是一种革命,其指向范围是"共同体",从构成要素上看是层次性与整...
关键词:范式 世界观 科学共同体 库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