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志勇

作品数:27被引量:52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外交学院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更多>>
发文主题:美国对华政策条约清末战争朝鲜战争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现代国际关系》《党建》《决策与信息》《领导之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问题不休 改革不止 美国的世界经济霸权从何而来
《人民论坛》2016年第11期22-23,共2页熊志勇 
在美国崛起的发展过程中,其国内各种问题层出不穷。在强大的社会运动的推动下,美国政府把改革放到自己工作的首位。这些改革使美国人克服了20世纪20年代初的萧条,并在之后的一系列改革中使美国夺得世界经济霸权地位。
关键词:美国崛起 经济危机 罗斯福新政 
分析美国人的困惑能为我们解惑吗?
《美国研究》2016年第1期142-146,共5页熊志勇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出版了北京大学教授王立新的《踌躇的霸权:美国崛起后的身份困惑与秩序追求(1913~1945)》(以下简称《踌躇的霸权》)。该书被纳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是王立新教授的最新代表作。这本书探讨了美国...
关键词:美国人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美国外交政策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 解惑 社会科学成果 大学教授 
以聚同化异推进中美分歧治理
《国家治理》2015年第26期20-24,共5页熊志勇 
1现实主义态度:英美关系启示中美绕开"修昔底德陷阱"一段时间以来,中美关系跌宕起伏,境内外媒体上可以频频看到对中美分歧的论述,而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愿望基本只出现在中国官方的表态中。难道中美两个大国就无法绕开"修昔底德陷阱"...
关键词:境内外媒体 修昔底德 战略互信 英美关系 霸权地位 民族复兴 中美关系 大国关系 中国官方 两国关系 
试析美国问鼎世界时的实力被引量:2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5年第3期142-156,共15页熊志勇 谷红玉 
美国从19世纪末崛起,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问鼎全球。此时,美国在经济、军事和软实力方面都是以超过英国鼎盛时期的绝对优势而成为新的霸权国,而不仅仅因为老霸权国英国的实力下降才取得了相对优势。正因为美国具有这种绝对优势地位,在以...
关键词:美国崛起 美国经济 美国军事 美国软实力 民族精神 
我期待:更加坚定地维护国家利益、国家安全
《党建》2015年第1期43-43,共1页熊志勇 
随着中国的迅速发展,中国的国际地位越来越高,影响也越来越大。作为一个崛起的新兴大国,中国也要发挥自己的影响,承担起自己应有的国际责任。我们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同时决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中国...
关键词:国家利益 维护稳定 国家安全 和平发展道路 期待 国际责任 新兴大国 正当权益 
主动开战、被动应战或慑而不战——美国崛起的战略智慧及对我国的启示被引量:1
《学术前沿》2013年第Z1期6-16,共11页熊志勇 
美国在崛起的关键阶段成功地避免了与原有霸权国、邻国、意识形态不同大国的战争,并主导建立了一系列维护世界和平的机制,但还是未能避免与走旧式崛起道路的德国和日本的战争。中国目前与一些邻国面临着领土纠纷,与霸权国和意识形态不...
关键词:中国 美国 崛起 战争 
美国如何以理念影响世界——以近代中美条约为案例
《学术前沿》2012年第8期22-31,共10页熊志勇 
近代中外不平等条约废除了,但其中中美条约中所体现的一些美国理念不仅没有被废除,而且在美国的推进下,已成为今天中国人经济和政治生活中重要的政策和内容,如自由贸易、知识产权保护、教育交流、宗教信仰自由、航海自由及主权等。这充...
关键词:中美关系 美国理念 自由贸易 知识产权保护 教育交流 
美国民意看中国六十年——变与不变的趋势分析被引量:6
《国际政治研究》2012年第1期85-96,8,共12页熊志勇 
在过去60余年中,美国公众对中国的基本看法是负面的,但在不断改善之中。这种变化无法与两国关系发展的程度相匹配。导致看法负面的原因主要是两国的社会制度的差异和美国对"中国威胁"的担心。但随着中美两国关系越来越紧密,美国公众对...
关键词:地区与国别政治 中美关系 美国民意 盖洛普 美国对华政策 
对太平洋战争前罗斯福总统东亚政策的再思考
《新远见》2012年第2期31-36,共6页熊志勇 
日本在19世纪末就开始了在东亚的扩张政策。进入20世纪后,美国曾试图凭借门户开放政策来制约日本并扩大自己的利益.但效果有限。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步步升级.美国只发出了一个被称为”不承认主义”的声明。太...
关键词:罗斯福总统 太平洋战争 东亚政策 “九一八”事变 门户开放政策 历史变迁 19世纪末 1931年 
浅析争取世界和谐的现实主义考量
《新远见》2011年第7期35-40,共6页熊志勇 
诸多文章在分析“和谐世界”的理念谈到中国传统和文化。。的确,在古代中国,有一些人在宣传“和谐”的思想,但那更多是一种美好的愿望。事实清清楚楚地表明,至少在过去一两千年的历史上,在今天的中国疆域范围和周边地区各种战争接...
关键词:现实主义 世界和谐 考量 “和谐世界” “和”的思想 中国传统 古代中国 “和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