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建生

作品数:4被引量:0H指数: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鸠摩罗什中道译本《金刚经》法性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资治文摘》《法音》《中国佛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慧叡作《喻疑论》之考证
《中国佛学》2017年第2期174-181,共8页孙建生 
鸠摩罗什法师的弟子之中,僧叡与慧叡极易被混淆为一人,古代文献中出现过多次将二人事迹混而为一的说法,当今则有许多学者认为《喻疑论》是僧叡所作,而非慧叡。那么《喻疑论》到底是慧叡所作还是僧叡所作呢?笔者以为应当从史料文献和文...
关键词:慧叡 僧叡 《喻疑论》 
自下而上——建构人间佛教的中道“天梯”
《法音》2017年第3期34-38,共5页孙建生 
自民国时代太虚大师倡导“人生佛教”进而演变成“人间佛教”以来.将近百年的时间里,我们可以这样来解读这场发生在中国的佛教革命,这是一场第二次佛教中同化或者说是佛教世界化的新变革。但是伴随着变革而来的则是这样一种问题.那...
关键词:“人间佛教” 自下而上 中道 人生佛教 太虚大师 民国时代 世界化 神圣性 
“法性即泥洹”——慧远法师“法性”思想研究
《中国佛学》2016年第2期240-249,共10页孙建生 
'法性'是魏晋时期中国佛学的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以道安、慧远为首的庐山僧团从'本无'出发,认为有一个'不变'的至高精神实体,慧远在《法性论》中一个核心的论点就是'至极以不变为性,得性以体极为宗'。以鸠摩罗什、僧肇为首的长安僧团从...
关键词:鸠摩罗什 慧远 法性 泥洹 
鸠摩罗什译本《金刚经》语言特色研究
《资治文摘》2015年第6期12-12,共1页李晓雅 孙建生 
罗什译本《金刚经》的最大特色即是语言上的旨趣。“文丽其辞”是其译经之显著风格。由于佛典大都是梵文写就,梵文以其吟诵见长.与当时的中国通行语言差别很大,中印语言的差别也正引发了后来的沈约等人对于声调的发掘,进而提出了“...
关键词:鸠摩罗什 金刚经 语言特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