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华

作品数:21被引量:1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沈阳市委党校更多>>
发文主题:新社会阶层发展脉络民生思想统战工作人口素质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人民论坛》《辽宁经济》《党政干部参考》《党政干部学刊》更多>>
所获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全国社会主义学院系统科研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民生思想的发展脉络被引量:1
《党政干部参考》2017年第8期37-38,共2页陈丽华 
民生思想的发展是一个逐步演化、不断丰富的历史过程。民生思想是伴随人类对自身认识的不断深化与完善而发展起来的。研究和梳理民生思想的发展,分析我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各个时期所倡导的民生思想,及在此民生思想指导下...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民生思想 脉络 自身认识 思想指导 
中国民生思想的发展脉络被引量:4
《人民论坛》2017年第7期70-71,共2页陈丽华 
我国在古时就非常重视民生问题,并已将其作为治国之道、安邦之策。中国共产党的民生思想继承并超越了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并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基础,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根据中国的现实情况提出民生发展思想,逐步实现由传统民生...
关键词:民生思想 中国共产党 民生保障 
沈阳市民生事业发展研究
《沈阳干部学刊》2016年第4期62-64,共3页陈丽华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辽宁省民生事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编号为:L15BJY043)的阶段性成果
当前,民生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十三五"规划中也提出要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来发展民生。沈阳市长期以来非常重视民生工作,近些年民生事业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沈阳需要找出一条符合...
关键词:沈阳市 民生事业 发展 
辽宁省保障和改善民生 促进社会事业发展研究
《辽宁经济》2016年第1期38-41,共4页陈丽华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编号:L15BJY043)
"十二五"以来,辽宁省非常重视民生工作,民生建设取得丰硕成果,但依然存在诸多问题,需要不断加强和完善,针对当前我国进入新常态,辽宁省经济发展又面临"新东北现象"的困境,我们需要围绕解决生存性民生、安全性民生、发展性民生,不断丰富...
关键词:保障 改善 民生 
东北振兴十年沈阳市投资与消费需求状况分析
《沈阳干部学刊》2015年第4期70-72,共3页陈丽华 
自东北振兴以来,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中心城市,沈阳的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快速提升,居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用于发展性消费和享受性消费支出比例不断增加,扩大消费需求已成为沈阳市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根本立足点。...
关键词:东北振兴 沈阳 投资 消费 
人口老龄化对中国养老保障制度的影响
《党政干部学刊》2015年第7期64-68,共5页陈丽华 
当前,我国正面临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对于预防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危机,各国普遍都以养老保险制度作为主要的预防手段。现阶段我国的养老保险采用的是"统账结合型"式的筹资模式,这对于抵抗经济浮动,人民币贬值等问题有一定的作用,但能否经得...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 社会保障 养老保险 
推进沈阳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思考被引量:1
《沈阳干部学刊》2014年第3期56-57,共2页陈丽华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我们越来越意识到应该走一条关注城镇化内涵与质量提升和以城市经济社会综合转型为主要特征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而这种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则需要新型工业化的支撑,需要更加注重城市规划、强化产业支撑以及不断完善城...
关键词:沈阳经济区 新型城镇化 思考 
党政人才胜任特征模型建构被引量:1
《党政干部学刊》2013年第7期35-39,共5页都向辉 韩玉奇 吴歌 闫守祝 阎质杰 张延安 陈丽华 董治凯 祝湘琳 彭翔 王艳红 连丽艳 李滨虹 
沈阳市科技局软科学课题"人才评价方要--胜任特征模型框架下的人才评价探索"(项目编号:1081342-5-02)的主要成果
人力资源开发中人才评价起着杠杆的作用,没有它则难以开启人力资源开发的大门,因此说人才评价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如何科学评价人才是开发人力资源的重要环节,本文以党政人才评价为例,运用胜任特征理论,对党政人才胜任特征模型...
关键词:党政人才 胜任特征 模型建构 
沈阳市人口健康素质的纵向对比分析
《沈阳干部学刊》2012年第4期62-64,共3页陈丽华 
本文通过对沈阳市不同时间段的人口健康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阐述了近年来沈阳市人口健康素质的改善情况,提出当前我市人口健康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人口 健康 素质 
加强新社会阶层政治引导研究
《沈阳干部学刊》2012年第4期5-9,共5页韩玉奇 刘成果 闫质杰 陈丽华 董治凯 张延安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2011-2012年度课题(编号:XT201118)的主要研究成果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新社会阶层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新兴力量。为了促进我国社会的良性运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必须明确新社会阶层合...
关键词:新社会阶层 政治参与 政治引导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