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小龙

作品数:6被引量:4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华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两岸用法句法象似性象似性互动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黑河学院学报》《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国际汉语学报》《汉语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汉语“里系词”与“边系词”的考察——以“这里”与“这边”为例
《国际汉语学报》2016年第2期98-107,共10页鲁小龙 
通过提出汉语中的“里系词”和“边系词”,进一步发现其中的“这里”与“这边”在多数情况下属于-对近义词,但在语义和用法上存在一些差异.对两词的辨析,可从使用范围和具体用法上进行系统对比,以认知语言学等理论来解释词语差异的内在...
关键词:这里 这边 语义 用法 认知语言学 对外汉语教学 
现代汉语“且X且Y”的结构认知被引量:1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236-240,264,共6页鲁小龙 
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现代汉语中"且X且Y"结构的构成入手,重点以认知语言学理论来解释该结构内部的构成特点,可为类似结构的深入分析提供参考。
关键词:现代汉语 且X且Y 结构认知 
谈台湾口语词“这样子”——兼论两岸语言差异下的互动被引量:2
《汉语学报》2016年第1期70-77,96,共8页杨海明 鲁小龙 
国家语委2012年度重点项目"海峡两岸(含港澳台)语文现状和发展趋向比较研究"(编号:12ZD126);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全球华语语法研究"(编号:11&ZD128)资助
"这样子"一词在港台腔特别是台湾口语中的使用较为普遍,相比之下,它的意义和部分用法与"这样"或"这个样子"基本相同,不同的是"这样子"在具体用法上还存在一些差异,通过调查可以说明两岸词汇变化的动因与机制,而从网络上的合音词"酱紫(...
关键词:这样子 差异 机制 酱紫 
浅析“且行体”的句法象似性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年第5期45-47,共3页鲁小龙 
对网络流行语"且行体"进行个案考察,从格式分类、意义以及频率分布出发,运用句法象似性原则对格式结构和泛化原因进行分析,归结为认知顺序、时间顺序和数量象似三个动因,并说明该结构流行背后的认知心理机制。
关键词:且行体 象似性 泛化 原因 认知机制 
台湾汉语“这样子”辨析——兼论两岸语言的差异归因被引量:1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695-700,共6页鲁小龙 
国家语委2012年度重点项目资助(12ZD126)
分析了"这样子"一词在台湾汉语中的使用特点,指出两岸"这样子"用法的差异归因主要有三方面:源与流的差异、南方方言的影响及语言接触的影响,具体论述了这种差异背后的语言变化机制。
关键词:这样子 用法 差异 机制 
“且行体”的句法象似性
《黑河学院学报》2015年第5期91-93,共3页鲁小龙 
考察网络流行语“且行体”,其格式分类、意义以及频率分布各有特色,运用句法象似性原则对格式结构和泛化原因进行分析,归结为认知顺序、时间顺序和数量象似三个动因,该结构流行背后的认知心理机制在于明星效应的推动.体现积极心态...
关键词:且行体 象似性 认知机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