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敏

作品数:8被引量:3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吉林建筑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义务个案工作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农民工随迁子女养老方式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青苹果》《现代经济信息》《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现代商贸工业》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论《礼记》因性成教的政治哲学特质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104-111,共8页刘志敏 荆雨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1BZX013)。
《礼记》对人性“致德”的概括,包含教以成德、以教为政的双重意蕴,礼乐教化既是成德之途也是为政之道,其思想基础是《大学》《中庸》《乐记》中对人性“明明德”“致中和”“德者得也”的积极期待。人性致德是教化的前提,成就人性秉于...
关键词:人性 致德 修身 礼乐教化 因性成教 
高校学生党组织党性教育机制研究
《现代商贸工业》2020年第4期113-114,共2页刘志敏 
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高校思政研究专项课题“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党性教育制度化研究”(GS18116)
“三全育人”背景下,高校组织育人功能的实现需要全面构建高校党组织在高校育人中的体制机制,以保障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党性教育是特殊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中的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和党员是党性教育的客体,同时也是同辈群体中...
关键词:学生党员 党性教育 育人机制 
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的策略分析
《青苹果》2017年第1X期10-10,82,共2页刘志敏 
农民工随迁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是社会流动结构变化、农民流动方式发生变化而出现的一个社会性的问题,在我国初级阶段国情之下还没有建立起完备的适应人口流动的教育体制的背景之下,正视并努力解决这一问题,不仅有利于随迁子女实现自身价...
吉林省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大院对传统养老方式的超越被引量:2
《现代经济信息》2013年第23期284-284,286,共2页刘志敏 
本文通过对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大院模式的分析,探讨其对于吉林省农村传统的养老模式的创新意义,并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弥补机构养的不足,发挥老年群体自主性和多种养老方式相融合等角度,论述农村养老服务大院在吉林省农村养老体系构建中...
关键词:居家养老服务大院 传统养老 超越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在单亲子女个案工作介入服务中的应用与反思
《现代经济信息》2013年第22期400-400,408,共2页刘志敏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可以从不同的视角来分析单亲家庭儿童的困境,重视单亲儿童特殊的心理现象并采取合适的治疗手段,能够帮助社会工作者积极介入对单亲家庭儿童健康成长的协助,更有针对性的开发与案主相关的各种社会资源,为案主的自我成长...
关键词: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单亲子女 介入服务 应用与反思 
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困境的原因分析被引量:1
《现代经济信息》2013年第21期403-403,410,共2页刘志敏 
农民工随迁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是社会流动结构变化、农民流动方式发生变化而出现的一个社会性的问题,在我国现阶段尚未建立起完备的适应人口流动的教育体制的背景之下,正视并理性面对这一问题,不仅有利于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的解决,而且有...
关键词:随迁子女 义务教育困境 原因分析 
对吉林省农村养老存在问题的反思
《现代经济信息》2013年第19期476-476,480,共2页刘志敏 
吉林省作为农业大省,在城市化浪潮和老龄化发展的进程中,农村养老体系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农村家庭小型化、养老观念变迁等方面作出原因分析,为深入探索吉林省养老方式的变革与完善做前提性的理论准备。
关键词:吉林省 农村养老问题 反思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在单亲家庭儿童个案工作中的应用
《现代经济信息》2013年第18期436-437,共2页刘志敏 
作为个案工作的基本方法之一,心理社会治疗模式是最基本的理论分析模式,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个案工作的过程中心理社会治疗模式注重把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结合起来帮助求助者,本文运用心理社会治疗模式重视单亲家庭儿童自身的潜能和价值,...
关键词:心理治疗模式 单亲家庭儿童 个案工作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