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菁

作品数:5被引量:2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河北大学历史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遗址史前时期史前遗存文化性质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江汉考古》《保定学院学报》《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华夏考古》更多>>
所获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保定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滦州后迁义商周时期墓葬遗存研究
《华夏考古》2022年第6期72-81,共10页洪猛 王菁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定州北庄子商墓发掘资料的整理与研究”(17BKGD13)。
后迁义遗址的发掘是冀东地区滦河下游考古的重要收获,本文系统探讨了其商周时期墓葬遗存。后迁义墓葬具有较为清晰的埋葬顺序,年代大约从不晚于殷墟三期至西周初期。后迁义聚落具有“居葬合一”特点,社会对墓葬安置有一定规划。墓葬内...
关键词:后迁义遗址 商周时期 墓葬遗存 
白洋淀地区史前生业演进探析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6期32-35,共4页王菁 
保定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018112)。
白洋淀地区史前时期的生业演进经历了狩猎采集、农业采集和农渔畜养3个发展阶段,环境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地区史前先民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式。在古全新世时期森林草原地貌环境下,主要生产方式表现为狩猎采集。但该时期气候干燥和...
关键词:白洋淀地区 史前时期 生业演进 
南庄头遗址与白洋淀地区史前村居生活的萌芽
《保定学院学报》2021年第1期35-39,共5页王菁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白洋淀区域新石器时代文化发展与社会面貌”(HB19KG003)阶段性成果。
南庄头遗址距今约一万年,属于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的重大发现,具有显著科学价值。该遗址显示出旷野型的生存环境,具有多方面生活场所要素和相对集中的人类活动空间,多元化和稳定性较强的生业经济能够支撑基本的社会发展,原始家庭手...
关键词:白洋淀地区 南庄头遗址 史前村居生活 
北福地刻陶假面与史前傩仪
《形象史学》2020年第2期65-74,共10页王菁 洪猛 
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白洋淀区域新石器时代文化发展与社会面貌”(项目编号:HB19KG003)研究成果
面具文化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1)相对而言,目前发现的中国史前时期较系统的面具资料不多。在这种背景下,北福地面具的出土颇显重要,对于探索史前面具文化具有突出的价值。^(2)北福地遗址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易县,是太行...
关键词:太行山东麓 面具文化 史前文化 批量制作 河北省保定市 新石器时代中期 史前时期 假面 
岱子坪遗址新石器时代遗存的文化归属及相关问题浅析被引量:2
《江汉考古》2015年第6期38-47,共10页洪猛 王菁 
河北省高等学校社科研究2015年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SQ151120)资助
岱子坪遗址新石器时代遗存可划分为五期,五期遗存分别主要包含樊城堆文化(一期)、屈家岭及良渚文化(二期)、石家河文化(三、四、五期)的因素。一至三期大致呈更替式发展,三至五期延续性发展明显。岱子坪遗存揭示遗址所在湘中地区有关文...
关键词:岱子坪遗存 文化性质 文化交往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