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楠

作品数:6被引量:2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玩偶之家》父权社会独立人格女性主义视角女性主义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青年文学家》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女性主义视角下解读《玩偶之家》被引量:2
《青年文学家》2016年第7Z期66-67,共2页徐楠 
挪威著名作家易卜生笔下的《玩偶之家》深受国内外读者的喜爱,被称作"妇女解放的启蒙书"。作品中作者关注女性生存困境,批判男权社会的自私虚伪。本文将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娜拉曾经的"玩偶"身份,以及觉醒后娜拉选择出走的意义。揭露女...
关键词:女性主义 独立人格 父权社会 “他者” 
阿尔贝·加缪的《局外人》对现代人性的揭示
《青年文学家》2016年第6X期58-59,共2页徐楠 
法国存在主义作家加缪的《局外人》是荒诞小说的代表作,作者怀着"一个不停地探索和思索的灵魂"关注着人类生存的困境。小说全篇紧密围绕着主人公莫尔索的经历展开,他脱离常规的道德和价值标准。对待亲情、爱情、友情和工作均表现出冷漠...
关键词:冷漠无情 荒诞世界 本真追求 另类的反抗 
原型理论视角下的《所罗门之歌》解读
《青年文学家》2016年第5X期41-42,共2页徐楠 
《所罗门之歌》是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代表作,小说以黑人小男孩"奶娃"的成长经历主线,展现黑人真实生活,探讨黑人生存困境。本文以原型批评理论为理论基础,揭示文本深刻的《圣经》和古希腊神话渊源,从而更好地解读文本,通过这...
关键词:原型批评 飞翔 古希腊神话 《圣经》 
从成长小说角度解读《魔桶》
《青年文学家》2016年第4X期85-85,87,共2页徐楠 
本文从成长小说视角解读马拉默德的小说《魔桶》,在引路人莉莉和萨尔兹曼的指引下,主人公利奥逐渐完成自我救赎,经历了内心的痛苦挣扎后,明确了爱的真正意义,践行了犹太人负罪-赎罪-新生的这一生命历程。
关键词:成长小说 引路人 成长的仪式 
从创伤理论视角解读《最蓝的眼睛》
《青年文学家》2015年第8X期79 81-,81,共2页徐楠 
托尼·莫里森是美国当代最重要的女作家之一。作为一名黑人女性作家,她时刻关注黑人的生存困境和民族命运。她的代表作《最蓝的眼睛》,以独特的视角反映了白人文化统治下的美国黑人悲惨命运。而主人公彼克拉是小说中最具悲剧色彩的人物...
关键词:心理创伤 彼克拉 黑人文化 
《可以吃的女人》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青年文学家》2015年第5X期71 73-,73,共2页徐楠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代表作《可以吃的女人》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剖析小说中女性角色与自然之间的联系,揭示男权社会下,女性和自然所受到的压迫,从而进一步挖掘作者深刻的思想内涵。
关键词:阿特伍德 生态女性主义 生态危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