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立明

作品数:36被引量:90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藏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更多>>
发文主题:门巴族珞巴族巴族边疆民族地区藏族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西藏研究》《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民族文学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西藏那曲地区“格萨尔”文化传承发展现状调查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65-70,155,共7页陈立明 李夏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西藏民族民间游艺调查及其旅游开发研究”(项目号:16XJC850002)的阶段性成果。
《格萨尔》是享誉世界的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史诗与文化是我国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藏那曲地区是"格萨尔"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区域。本文通过实地考察,梳理总结了那曲地区"格萨尔"文化传承发展的基本情况及其在非物质...
关键词:西藏那曲 “格萨尔”文化 传承发展 
西藏城市民族工作调查研究——基于拉萨俄杰塘社区的个案考察被引量:1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5期69-75,156,共8页陈立明 刘超凡 
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新时期西藏地方民族工作问题研究”(项目号:19JK0886)的阶段性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民族进入跨区域流动的活跃期,城市民族工作的重要性突显。在城镇化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城市居民的民族构成更加多元,在加快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同时,也给城市民族工作提出了挑战。社区民族工作作为新时期我国城市民...
关键词:拉萨 俄杰塘社区 城市民族工作 调查研究 
入藏旅游者餐饮感知评价研究——以拉萨玛吉阿米餐厅为例被引量:3
《西藏研究》2017年第6期80-88,共9页庞玮 陈立明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藏边疆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调查研究"(项目编号:14BMZ040)的阶段性成果
旅游餐饮与一般餐饮相比,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它以游客为主要用餐群体,同时受到旅游活动的异地性、审美性、信息性等因素影响。以拉萨玛吉阿米餐厅为例,借助ROST、Ucinet和SPSS软件,对网络评论文本进行内容分析。通过高频词和社会网络分...
关键词:旅游餐饮 感知 内容分析 社会网络分析 聚类分析 
决心与行动:抗战前后西藏反对英印侵略门隅的斗争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5期36-41,90+155,共8页张发贤 陈立明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藏边疆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调查研究"(项目号:14BMZ040)的阶段性成果
1936年,英属印政府为了给非法的"麦克马洪线"编撰"合法"的理论基础,将《西姆拉条约》和"英藏"秘密换文塞进现存1929年版的《艾奇逊条约集》重新出版。英印政府自始频频北进武装勘探"麦克马洪线"以南地区,并派员串访拉萨,笼络、利诱西藏...
关键词:西藏 门隅 英印政府 “麦克马洪线” 
西藏边境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特色小城镇建设调查研究——以错那县勒布地区门巴民族乡为例被引量:4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177-183,共7页郭志合 陈立明 
201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藏边疆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调查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号:14BMZ040
随着新型城镇化发展和特色城镇建设的推进,西藏边境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特色小城镇建设取得了一定成就,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文章基于多年研究基础,结合最新调查资料,以错那县勒布地区门巴民族乡为例,呈现西藏边境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特色小...
关键词:西藏 人口较少民族 边境地区 特色小城镇 成就与问题 
西藏错那县门巴族聚居区特色产业发展状况调查被引量:2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71-75,共5页陈立明 赵勇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基地;四川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青藏高原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2016年度项目":西藏错那门巴族特色产业与传统文化保护发展现状研究"(项目号:QZY1613)的阶段性成果
在国家实施"兴边富民行动"和"扶持人口较少民族"政策的背景下,我国边疆少数民族的生计方式发生了明显改变,由传统的生计方式转变成以发展特色产业、特色旅游的现代发展模式。西藏错那县勒布沟是门巴族聚居区,在发展过程中利用当地的自...
关键词:西藏错那县 勒布沟 门巴族 特色产业 
生态移民背景下门巴族生计方式的转变——以林芝市巴宜区更章门巴民族乡为例被引量:1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共6页陈立明 靳坤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藏边疆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调查研究"(项目号:14BMZ040)的阶段性成果
门巴族是我国一个人口较少的民族,世代居住在西藏边陲地区。生活在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排龙门巴民族乡2000年6月因遭受严重地质灾害,政府实施生态移民工程将整乡搬迁至林芝县更章一带,更名为更章门巴民族乡。生态移民工程实施后,门巴族移...
关键词:生态移民 门巴族 更章门巴民族乡 生计方式 
门巴族聚居区旅游发展状况调查——以西藏错那县勒布沟为例被引量:4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83-88,156,共6页陈立明 赵勇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藏边疆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调查研究"(项目号:14BMZ040)的阶段性成果
西藏错那县勒布沟是我国门巴族主要聚居地,也是第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的故里。勒布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当地通过举办"仓央嘉措情歌文化旅游节",开展特色旅游,打造勒布沟旅游名片,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发...
关键词:错那县勒布沟 门巴族 特色旅游 “仓央嘉措情歌文化旅游节” 
从墨脱的教育现状看西藏边疆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9-16,24,共9页陈立明 
201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藏边疆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调查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号:14BMZ040
西藏边疆民族地区过去教育发展十分落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帮助下,随着国家兴边富民行动的推进和扶持人口较少民族政策的实施,西藏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教育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墨脱县地处西藏边陲,其教育发展历程最能反映...
关键词:西藏 墨脱 教育 边疆民族地区 
拉萨市城关区当巴社区宗教信仰现状调查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59-64,156,共6页陈立明 张媛 
西藏自治区"西藏文化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项目"西藏民俗文化发展变化现状调查研究"(项目号:xc1302)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通过对哲蚌寺附近当巴社区民众藏传佛教信仰现状的调查研究,认为随着西藏现代化的发展,藏族普通群众的宗教信仰正发生着重要而深刻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宗教信仰世俗化、宗教活动形式简便化、个人信仰方式理性化以及宗教观念渐趋淡化...
关键词:当巴社区 宗教信仰 世俗化 理性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