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颖莹

作品数:6被引量:3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沉潜《夹边沟记事》聚散离别知识分子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绵阳师范学院学报》《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内江师范学院学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从青年诗人群到“中国新诗派”--“九叶诗人”的聚合与分化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55-58,共4页杜颖莹 
20世纪80年代以来,"九叶诗人"称号广泛出现在文学史论著中。从"九叶"诗群的发展脉络看,"九叶诗人"缘起40年代西南联大,在《诗创造》时期实现部分集合,又因艺术理念的差异面临分化,终在《中国新诗》凝聚,找到了真正的话语阵地。探讨"九...
关键词:“九叶诗人” 青年诗人 《诗创造》 《中国新诗》 聚合 分化 
聚散与沉潜:知识分子的生存变迁之路——以《南渡北归》《夹边沟记事》《中国在梁庄》为例被引量:3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年第4期8-15,共8页杜颖莹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讲台上的知识分子摘下精英的帽子,以非亲历叙述方式展露20世纪的聚合离散:"南渡"中的知识分子以人格力量承继"独立、自由"精神;夹边沟"右派"在生与死"对话"中经受思想的搏斗;"梁庄"作者重新走进乡野,试图"启蒙...
关键词:知识分子 南渡 离别 夹边沟 梁庄 
“乡下人”在都市:浅论沈从文早期作品中的“故都怪客”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7期107-110,115,共5页杜颖莹 
湘西世界培养了沈从文自由本真的写作气质,也是作家的精神世界与希腊小庙。他抱着这种朴素的"乡下人"心态来到城市,以寻求读书人、知识分子的信仰,并获得了某种意义上的成功。对"乡下人"与"知识人"双重身份的认同,既积淀了沈从文多样的...
关键词:沈从文 早期作品 乡下人 都市 知识人 
玫瑰的“绽放”——谈谈《玫瑰门》的女性成长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6年第5期37-39,共3页杜颖莹 
如题眼的喻言所示,《玫瑰门》以苏眉的叙述视角,向我们展示了在"文革"这一特殊年岁中沉潜的、色彩各异的三代女性形象。所有的门都是冰冷的拒绝又有一种妖冶的诱惑:司猗纹如同妩媚狰狞的罂粟花,在向男权社会的谄媚中耗尽一生;竹西对自...
关键词:玫瑰门 女性 母性 
断裂与延续——顾城诗歌“童话现象”的价值与意义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6年第2期106-109,共4页杜颖莹 
以"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我想涂去一切不幸",使顾城"获得童话诗人"的美誉;"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宣示了诗歌的启蒙主旨。毋庸置疑,顾城诗歌已成为八十年代理想主义文学的镜像,承载着丰富的精神讯息,独具特色的童话意...
关键词:顾城诗歌 童话现象 彼时 此在 
一个时代镜像中的童话世界——重读顾城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2016年第4期130-134,共5页杜颖莹 
顾城,八十年代"童话诗人",以灵动的自然意象、儿童的生活视野、天真的画面布局构建了单纯幻想的乌托邦,被称为"唯灵浪漫主义诗人"。诗人始终以孩子的视角观察世界,用童稚化的语言表达对现代城市的拒绝、对成长的焦虑以及对生命的思考。...
关键词:顾城 童话世界 自然 人道主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