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博

作品数:8被引量:1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大学校园校园建筑研究校园建筑建筑更多>>
发文领域:建筑科学艺术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建筑与文化》《中国文化遗产》《建筑史学刊》《建筑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苏联式大学校园主楼设计探寻——以南开大学主楼为例
《建筑史学刊》2025年第1期124-136,共13页张小寒 高昊 吕博 冯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多目标优化的既有高校绿色化改造评价与设计方法研究-以京津冀地区为例”(52078325)。
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66年)的高等校园的建设代表着新政权下的新气象,该时期规划的大学校园形态具有强烈的时代特点,在全面学苏的背景下,中国试图借鉴苏联的建设经验,通过院系调整奠定现代中国高等院校的雏形。这一时期诞生了以苏联...
关键词:南开大学中心主楼 苏联大学模式 大学校园规划 
近代中文“校园”含义源丛考
《城市环境设计》2024年第1期279-287,共9页吕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多目标优化的既有高校校园绿色化改造评价与设计方法研究——以京津冀地区为例”(批准号:52078325)。
当代中文语境中,“校园”一词主要用于指代学校所在的包含建筑与场地的整体物质环境。在一定层面上,这反映着国人认知观念中,对于我国学校教育类机构的物质形象在最一般意义上的把握:学校是一座“园”。从词源学视角对“校园”一词在中...
关键词:校园 学校规划 近代中国 
北洋大学西沽校园规划与建设——1930年代未竟之“新计划”考
《中国文化遗产》2022年第6期79-90,共12页吕博 冯刚 
设计与建造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近代大学校园,奠定了我国大学建设发展的物质根基,时至今日多已成为各大知名学府中最具文化历史底蕴的区域部分。本文聚焦“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北洋大学,以其西沽武库校园的规划建...
关键词:北洋大学 校园历史 近代校园规划 校园建设 墨菲 
天津新学书院校园设计及其“剑桥血统”刍议——记一所已逝的近代校园文化遗产被引量:2
《建筑学报》2021年第S01期158-164,共7页吕博 冯刚 张哲浩 卞洪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778399)
挖掘和整理了天津新学书院校园设计与建设的基本情况,以此为基础,比较和分析了其与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两校的校园规划思想和建筑艺术特征。总结了"牛桥"校园传统在19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初期对英国本土及部分海外国家及地区的大学校园建...
关键词:天津新学书院 近代大学 学院哥特 教会 剑桥 
中国近代国立大学传统复兴式建筑研究被引量:4
《中国文化遗产》2017年第1期4-12,共9页冯刚 吕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478293)
受20世纪20年代起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响,许多中国近代国立大学都修建了大规模的传统复兴式校园建筑。这些建筑将中西方传统建筑元素和构图形式相结合,将中国传统建筑形式与西方现代建筑技术相结合,创造出兼具中西建筑特征的建筑形式。这...
关键词:传统复兴式建筑 校园建筑 中国近代大学 
亨利·墨菲的传统复兴风格大学校园设计思想研究被引量:8
《建筑学报》2016年第7期74-80,共7页冯刚 吕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478293)
对墨菲的校园设计作品进行了分析与比较;探讨了其传统复兴设计思想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及其不断发展成熟的过程;总结了墨菲校园规划中体现的中西校园群体规划理念的融合与校园建筑设计中所运用的传统复兴设计手法。
关键词:燕京大学 墨菲 传统复兴 校园 
Rotunda建筑形制在中国近代大学中的移植与变异被引量:1
《建筑与文化》2016年第5期75-77,共3页冯刚 吕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478293)
"Rotunda"是一种以圆形大厅及穹顶为典型特征的集中式构图的建筑形制。它早期主要应用于欧洲宗教建筑,后逐渐推广到商业、休闲、政府、文教、居住等世俗建筑中。自19世纪末开始,这种源自欧洲的建筑形制被逐渐移植到了中国近代大学校园之...
关键词:Rotunda 中国 大学校园 近代 
大学校园中学院哥特风格建筑研究被引量:2
《建筑学报》2016年第3期13-18,共6页冯刚 吕博 本.卢福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478293)
对北美大学校园中学院哥特风格建筑的发展历史进行了研究,归纳其主要设计特征及其体现出的设计理念,总结了学院哥特风格建筑在中国近代大学校园中的代表性作品及其主要特点。
关键词:学院哥特 校园建筑 中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