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雯雯

作品数:7被引量:50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天津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土壤环境因子桉树可持续发展相对资源承载力更多>>
发文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市场》《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安徽农业科学》《生态学杂志》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青藏高原中东部表层土壤中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来源及生态风险评价被引量:16
《环境科学》2018年第3期1413-1420,共8页周雯雯 李军 胡健 朱兆洲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3CB956401);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2ZX07503003001);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416110132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2315);天津市水资源与水环境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
2013年7~8月采集了青藏高原中东部地区55个表层土壤样品,对土壤中多环芳烃(PAHs)的分布特征、来源等进行了研究,并对表层土壤中的PAHs进行了生态风险评价.土壤样品进行超声萃取,HLB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后,采用GC-MS对土壤中美国EPA优先控制...
关键词:青藏高原 土壤 多环芳烃 来源 生态风险评价 
桉树树干径向生长日变化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被引量:10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第6期31-36,共6页王艺涵 赵从举 周雯雯 牛颖权 徐文娴 李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361006;41172315);天津市水资源与水环境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52XS1201)
为了研究夏季气温、土壤含水量等环境因素对桉树树干径向生长的影响,以海南省儋州的3年生桉树为研究对象,利用DD型树木径向变化记录仪对树干的径向日生长进行连续监测,同时记录土壤含水量、空气相对湿度、气温、大气水势、太阳辐射、饱...
关键词:桉树 树干径向生长 日变化 环境因子 
老河口市相对资源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第38期186-186,188,共2页周雯雯 王艺涵 
采用"相对资源承载力"概念的研究思路及计算方法,分析了老河口市1999—2005年的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状况,结果表明:以武汉市为参照区域时,经济资源承载力与土地资源承载力背道而驰,土地资源承载力的贡献率要远远大于经济资源承载力,并据...
关键词:老河口市 相对资源承载力 可持续发展 
桉树人工林胸径变化特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第36期243-243,245,共2页王艺涵 周雯雯 
2014年6月13—14日,利用DD型茎干生长测量仪对海南西部儋州桉树人工林胸径进行定点定株连续监测,分析了桉树人工林胸径变化特征对其环境因子的响应。结果显示:1桉树胸径变化呈明显的昼夜变化规律,表现为白天收缩,傍晚和夜间复原和膨胀...
关键词:儋州 桉树胸径 变化特征 环境因子 
2006年—2014年武汉市相对资源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研究被引量:1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第6期35-41,共7页周雯雯 胡健 王艺涵 牛颖权 刘小龙 李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172315;41302285;41403082);天津市水资源与水环境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52XS1201)
为研究武汉市可持续发展问题,采用相对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分别计算了武汉市2006年—2014年的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和综合承载力,并对其动态变化过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以全国、湖北省和西部地区为参照区...
关键词:武汉市 相对资源承载力 综合承载力 可持续发展 
我国陆地生态系统土壤·植物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进展被引量:8
《安徽农业科学》2016年第16期1-6,共6页郭颖 李军 张亚亚 牛颖权 周雯雯 王艺涵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2315;41302285;41403082);天津市水资源与水环境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概况了生态化学计量学的概念、基本理论,重点分析了我国陆地生态系统土壤、植物生态化学计量学在不同生态系统、不同温度带及不同演替阶段的特征,并从生物、非生物因素及人类干扰3个方面综述了土壤、植物化学计量学特征的驱动因素,最后...
关键词:陆地生态系统 生态化学计量学 C∶N∶P比 
土壤可溶性有机氮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5
《生态学杂志》2016年第6期1661-1669,共9页张亚亚 李军 郭颖 牛颖权 王艺涵 周雯雯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3CB9564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2315;41302285和41403082);天津市水资源与水环境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
可溶性有机氮(SON)是土壤氮素组成中最活跃的组分之一,在陆地生态系统氮循环及养分平衡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研究证明,SON既能通过矿化作用转化为矿质氮,也能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另外,SON流失可能会造成水生生态系统的富营养化,并加剧土...
关键词:土壤 可溶性有机氮 氮循环 环境效应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