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玥

作品数:6被引量: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更多>>
发文主题:人大附中男子舞蹈教育《复兴之路》《东方红》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艺术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北京舞蹈学院学报》《中学语文》《创新人才教育》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传统舞蹈与现代少年——人大附中男生舞蹈教育理念与实践
《创新人才教育》2023年第2期59-63,共5页孙玥 
北京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一般课题“基于男子气概培养的中学舞蹈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编号:CDDB21312)的研究成果。
传统舞蹈的两大参照——以“非遗”为代表的原生态民间舞和以“典范”为旨归的学院派民间舞各有优势与不足:前者拥有舞蹈资源,却因自然形态与地域文化的共生关系,难以转化为中学生可以普遍掌握的知识与行动;后者提供参考范本,却因身体...
关键词:非遗舞蹈 学院派民间舞 中学舞蹈教育 男生群体 
以美立德·以美启智·以美育人——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美育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2022年第6期13-17,共5页冯树远 孙玥 黄群飞 
新美育时代具有以美立德、以美启智、以美育人的特点。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以其深厚的人文底蕴、鲜明的艺术特色,从全面向、全覆盖的艺术教育——美育实施的主要途径,高水平、高质量的学生社团——美育特色的集中体现,多元化、多样态...
关键词:新美育时代 美育实施 美育特色 美育环境 
小说类文本故事矛盾式焦点的发掘——以《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为例
《中学语文》2022年第2期85-86,共2页侯中川 孙玥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之所以在环境描写、人物刻画、情节推动及主旨揭示等方面尽善尽美,尽智尽巧,关键在于“酒”“雪”“火”三个物象的引入、描写和布设,三者具备各自内在看似矛盾而又调和的属性关系。
关键词:矛盾 焦点    
从情感认同到视觉审美——《东方红》与《复兴之路》的身体组织方式与审美政治效果被引量:4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20年第3期47-51,共5页孙玥 
文章以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1964)与《复兴之路》(2009)为研究对象,从舞蹈艺术的角度,择其可比者,对不同历史时期的身体组织方式和审美政治效果进行阐述。透过45年的历史间隔,以身体语法的变化解读政治的演进和舞台的发展。从舞...
关键词:身体政治 舞蹈语汇 历史记忆 
文化传承视角的艺术教育创新研究——以人大附中男子舞团原创作品《鼓舞·成长》为例被引量:3
《创新人才教育》2019年第3期63-66,共4页孙玥 
中学艺术教育创新不是从零开始的,基于文化传承视角,从古代艺术中寻找养分,能丰富现代艺术教育内涵。在男子舞蹈教育实践中,人大附中教师从《诗经》对舞蹈"坎坎鼓我,蹲蹲舞我"的相关训诂考据中发现我国古代舞蹈之形态、节奏和风格的辩...
关键词:传统文化 节奏风格 舞蹈教育 
从形体课走出的男子舞蹈团——人大附中艺术教育创新叙事研究
《创新人才教育》2015年第1期53-56,共4页孙玥 
科学与艺术是人才培养的两翼,二者平衡发展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形体课作为高中艺术课程之一,曾被认为是女生的专利。如何张扬男生的青春活力,通过形体课锻炼其气质,陶冶其情操,锻炼其品性是艺术教师要思考的问题.人大附中在教学实践...
关键词:形体课 男子舞蹈团 艺术教育 人大附中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