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琳

作品数:7被引量:6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更多>>
发文主题:交直流混联电网交直流混联受端电网电力系统静态电压稳定更多>>
发文领域:电气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能源工程》《电力自动化设备》《浙江电力》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基于省地一体化的地区电网运行风险评估技术
《能源工程》2017年第2期25-31,共7页孙维真 石博隆 叶琳 杨靖萍 黄健 
为了提高风险评估的全面准确性,方便调度员掌握全网运行风险的实际情况,提升地区电网运行风险的感知能力,设计了基于省地一体化的地区电网风险评估系统。提出了适用于地区电网运行特点的风险评估模型和计算方法;基于预想故障分析,考虑...
关键词:省地一体化 风险评估 预想故障 负荷转供 负荷削减 
针对确定分区数量的无功控制分区最优化方法被引量:1
《广东电力》2017年第2期70-74,80,共6页石博隆 孙维真 叶琳 杨靖萍 李有春 付俊强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科技项目(5211JH1500Q6)
对于电力系统无功分级控制的分区划分问题,提出了一种针对确定分区数量的无功控制分区方案最优化方法,使用加权电气距离表征无功源、受控点及控制分区间的耦合度,使分区方案更为均衡,并在降低分区之间耦合度的同时增强分区内部耦合度。...
关键词:线性整数规划 无功电压控制分区 无功源 加权 电气距离 
浙江交直流混联电网特性分析及运行控制被引量:23
《浙江电力》2016年第9期8-14,共7页凌卫家 孙维真 叶琳 张静 
宾金和灵绍2回特高压直流密集馈入后,浙江电网发展为一个典型的大型交直流混联省级受端电网,"强直弱交"电网特性进一步显现,安全稳定运行风险持续增大。深入分析了浙江电网运行特性和面临的挑战,提出了针对性的技术和管理措施,对浙江电...
关键词:特高压电网 交直流混联 受端电网 多直流馈入 
浙江交直流混联受端电网静态稳定分析被引量:20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6年第15期164-170,共7页凌卫家 孙维真 叶琳 张静 李林芝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科技项目(5211JH1500Q6)
归纳提出了特高压交直流混联受端电网静态稳定分析通用流程,探讨了影响静态稳定分析准确度的多种关键因素及处理原则。详细计算分析了±800 k V宾金和灵绍两回特高压直流密集馈入后,浙江电网的静态功角和静态电压稳定特性,并针对特殊方...
关键词:特高压 交直流混联电网 静态功角稳定 静态电压稳定 受端电网 
直流建模对静态电压稳定分析的影响被引量:2
《浙江电力》2016年第6期6-10,共5页卓谷颖 黄晓明 楼伯良 华文 叶琳 
介绍了逆变站的模型及其控制方式,分析特高压直流受端系统静态电压稳定过程中,站内换流变分接头调节范围对换流器消耗无功功率的影响,以及站内无功补偿对受端系统静态电压稳定能力的影响。结合2016年华东电网规划数据,通过PSS/E仿真计算...
关键词:院特高压直流 逆变站 无功补偿 换流变分接头 静态电压稳定 
大停电后电力系统黑启动分区的两步策略被引量:22
《电力自动化设备》2015年第9期14-21,共8页孙磊 张璨 林振智 文福拴 张静 叶琳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资助项目(2015-AA0502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007080;51377-005);浙江省电力公司科技项目(5211011306TB)~~
电力系统发生大停电事故后,采用分区并行恢复策略可以有效加快系统恢复速度。针对分区并行恢复问题,提出了电力系统黑启动分区的两步策略。其中,第一步建立待恢复机组的分组模型,其以待恢复机组获得恢复功率所需时间最小为目标,从而保...
关键词:电力系统 大停电 恢复 并行恢复 黑启动 分区 模型 
发电机组并行恢复动态决策的熵权方法被引量:4
《电力自动化设备》2015年第5期119-125,159,共8页梁博淼 林振智 文福拴 叶琳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2011AA-05A1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007080;51377005);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项目(2010R50004);浙江省电力公司科技项目(5211011306TB)~~
采用并行恢复策略可以加快电力系统大停电后的恢复进程,减少停电损失和社会影响。到目前为止,电力系统并行恢复研究主要集中在分区策略和恢复方案评估与决策方面,从全局层面研究并行恢复动态决策方法则鲜有报道。在此背景下,研究了从整...
关键词:电力系统 恢复 并行恢复 动态策略 熵权法 混合整数线性规划 停电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