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敏娟

作品数:5被引量:2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演唱形式编订《周颂》乐舞先秦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哲学宗教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湖南社会科学》《北方文学(下)》《武陵学刊》《北京舞蹈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从安大简看《驺虞》之乐在先秦的两种形态——兼谈西周乐舞的逸失被引量:1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23年第1期23-28,共6页梁敏娟 
自郑玄开始,历来人们基本默认大射礼和《墨子》中之《驺虞》即《诗经·召南》之《驺虞》,但从“三礼”文献中《驺虞》的使用情况和《墨子》中《驺虞》的上下文来看,这两处《驺虞》应不同于今本《召南·驺虞》,是一个应用于天子等级的、...
关键词:《驺虞》 安大简 《周颂》 
从私学的发展看汉初《诗经》的接受
《湖南社会科学》2021年第5期153-158,共6页梁敏娟 
汉初,统治者一改对儒学的反感态度,在王室教育和政治生活中重视《诗经》,并将《诗经》从杂学博士提升至专经博士;同时秦末汉初社会上绵延不绝的私人教育为也为文教的兴起提供了人才储备,在这种条件下,汉初《诗经》学获得了极大发展。从...
关键词:《诗经》接受 私人教学 四家诗 
从父权制社会秩序性的构建看男女德性的形成
《武陵学刊》2021年第4期26-32,共7页梁敏娟 
山东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简帛说体故事与中国古代‘训语’传统研究”(16BZWJ09)。
传统观念中对男女两性角色和德性的要求,并不是天然如此的,而是随着父权制社会的形成及父权制的巩固,在其秩序性的构建过程中被塑造出来的。从逻辑上来看,其主要经历了以下三个过程:首先,强调严格的男女之别,并从社会生活、礼仪制度、...
关键词:父权制 男女德性 礼仪制度 
《诗经·豳风·东山》新探被引量:1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18-22,共5页梁敏娟 边家珍 
历来关于《诗经·豳风·东山》的解读有很大分歧,主要有"大夫美周公说""周公劳归士说"和"归士自作说"。仔细辨析以往说法、详细分析《东山》文本,并联系《诗经》最初的编订形式和演唱方式,可以看出《东山》的原始作者应该是有从军经历...
关键词:《诗经·豳风·东山》 解读 编订方式 演唱形式 
《老子》辩证法思想的局限性
《北方文学(下)》2016年第8期111-111,共1页梁敏娟 
《老子》作为中国哲学思想的源头之一,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但受当时人们认识水平的限制,《老子》中的辩证法思想又体现出某些局限性,如忽视矛盾的特殊性;不善于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没有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趋势等等...
关键词:《老子》 辩证法 局限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