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颂》

作品数:67被引量:10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祝秀权姚小鸥徐正英王莹沈鸿更多>>
相关机构:淮阴师范学院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北京市社科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毛诗正义》中的《周颂》“作者”
《中国诗歌研究》2024年第1期123-143,共21页张箫杨 
《毛诗正义》关于《周颂》“诗人(作者)述其事而作此歌”的阐释,不同于《诗序》和郑玄笺,凸显了“作者”的创作主体作用,构拟出“观政—感政”的颂诗创作机制,并将“作者”的“主意”与“便文”作为重要的阐释策略。《毛诗正义》通过疏...
关键词:《毛诗正义》 《周颂》 汉儒经学 
进退维谷
《创新作文(小学1-2年级)》2024年第3期16-16,共1页
释义:无论是前进还是后退,都处于困难的境地。出处:《诗经·大雅·桑柔》近义词:进退两难反义词:左右逢源。《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本只称《诗》,儒家将它列为经典之一,故称《诗经》。《诗经》编成于春秋时代,共三百零五篇诗歌,...
关键词:《小雅》 十五国风 《大雅》 《商颂》 《周颂》 《诗经》 桑柔 诗歌总集 
从安大简看《驺虞》之乐在先秦的两种形态——兼谈西周乐舞的逸失被引量:1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23年第1期23-28,共6页梁敏娟 
自郑玄开始,历来人们基本默认大射礼和《墨子》中之《驺虞》即《诗经·召南》之《驺虞》,但从“三礼”文献中《驺虞》的使用情况和《墨子》中《驺虞》的上下文来看,这两处《驺虞》应不同于今本《召南·驺虞》,是一个应用于天子等级的、...
关键词:《驺虞》 安大简 《周颂》 
三代之治的传奇
《新民周刊》2022年第30期F0003-F0003,共1页孔冰欣 
“宅兹中国——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已在上海博物馆开幕。“三代(夏商周)之治”,既是东征西伐、血流漂杵的上古传奇,也是回荡着《诗经》吟诵声、儒家寄托政治理想的黄金纪元。《清庙》为《周颂》的首篇,即所谓“颂之始”。现代学者...
关键词:《周颂》 上海博物馆 《诗经》 夏商周 现代学者 周文王 
殷周祭祖礼的因革与《周颂》的礼乐性质被引量:3
《中原文化研究》2021年第1期38-50,共13页马银琴 
《周颂》中不见祭祀周穆王及后世诸王的颂歌,这与周代祭祖礼的发展演变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殷周对抗之际,“皇天无亲,唯德是辅”的思想一方面消解了殷人天命神权的合法性,同时也让周人失去了“天宗上帝”的必然庇护。周人的先祖,尤其...
关键词:《周颂》 祭祖礼 昭穆制度 郊祭 庙祭 
由它簋盖铭文说清华简《周公之琴舞》“差寺王聪明”句的解读——兼申“成王作”中确有非成王语气《诗》被引量:4
《出土文献》2020年第4期53-63,156,共12页宁镇疆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出土简帛文献与古书形成问题研究”(19ZDA250)阶段性成果
清华简《周公之琴舞》"差寺王聪明"句,传统多读"差寺"为"佐事"或"佐持"。本文结合它簋盖铭文相近辞例,认为其中"差"当读为语词"嗟","寺"当读为"时",理解为近指代词"是",故此句当断读为"嗟!寺(时)王聪明"。由此断读,可知这明显是他人称...
关键词:《周公之琴舞》 它簋 寺王 《周颂》 
《鹿鸣》的穿越
《教育实践与研究(理论版)(C)》2020年第7期1-1,共1页天风 
《诗经》里有一篇《鹿鸣》。《诗经》是孔子编定的,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一书分三部分:①《风》,即十五“国风”。②《雅》,即《小雅》和《大雅》,也称“二雅”。《鹿鸣》一篇,为《小雅》的首篇。③《颂》,其中有《周颂...
关键词:《小雅》 《大雅》 《商颂》 《周颂》 《雅》 《风》 二雅 燕乐 
从口头言说到书面转写——西周祭祀祝辞、《周颂》颂辞与金文嘏辞的形态生成
《学术研究》2020年第7期170-176,共7页余琳 
西周时期,祭祀祝辞、《周颂》颂辞及金文嘏辞是处于同一礼仪场域之下的三种不同类型的文体形态。祭祀祝辞是人神交流的对话型文体,具有情境性、时效性等特征,以仪式中的言说功能为主导,文体形式相对较为脆弱。《周颂》颂辞与祭祀祝辞共...
关键词:祭祀祝辞 《周颂》颂辞 金文嘏辞 
《潜夫论》选读
《月读》2019年第7期54-55,共2页钟岳文 
国之所以存者治也,其所以亡者乱也。人君莫不好治而恶乱,乐存而畏亡。然尝观上记,近古以来,亡代有三,秽国不数,夫何故哉?察其败,皆由君常好其所乱,而恶其所治;憎其所以存,而爱其所以亡。是故虽相去百世,县年一纪,限隔九州,殊俗千里,然...
关键词:《周颂》 《潜夫论》 周王朝 《诗经》 
浅析《周颂》、《商颂》与今文《尚书》五言句体式的通用性
《才智》2018年第35期187-187,共1页杨金龙 高楠 
先秦时期的诗歌的代表是《诗经》。《诗经》中《商颂》与《周颂》中的一些作品虽然被当作诗歌录入,但形式上与散文有很大相似性。本文通过将《周颂》、《商颂》与今文《尚书》中的五言句体式进行对比,分析其中的相似性。进而得出,此时...
关键词:颂诗 尚书 五言句 体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