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小红

作品数:32被引量:153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广西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大豆南方大豆大豆品种大豆种质栽培技术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耕作与栽培》《西南农业学报》《中国农业大学学报》《安徽农业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利用高世代转录组测序挖掘控制南方大豆皱叶症候选基因
《中国农业科学》2024年第15期2914-2930,共17页陈文杰 陈渊 韦清源 汤复跃 郭小红 陈淑芳 覃夏燕 韦荣昌 梁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060490,32260451);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04-CES30);广西自然科学基金(2019GXNSFAA185009);广西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专项(2021YT055);广西大豆油料创新团队(nycytxgxcxtd-2023-22)。
【目的】南方大豆皱叶症(southern soybean crinkle leaf disease,SSCLD)严重时可导致大豆减产40%左右,利用高世代分离群体转录组测序技术(high-generation segregating populations RNA-seq,HGRNA-seq)挖掘控制SSCLD的候选基因,为揭示S...
关键词:大豆 转录组 皱叶症 定位 分子标记 二代测序 
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夏大豆产量形成差异分析
《广西农学报》2022年第6期17-20,共4页覃爱莲 韦清源 郭小红 梁江 汤复跃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项目编号:CARS-04-CES30);广西农业科学院稳定资助科研团队项目(项目编号:2021YT055);广西农业科学院科技发展基金(项目编号:桂农科2020YM118)。
【目的】了解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春玉米套种夏大豆种植模式下夏大豆产量限制因素,为提高该地夏大豆单产水平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2018—2021年对22个大豆生产田66个样本进行抽样调查,收集单产及产量相关性状数据,按育成品种和...
关键词:夏大豆 套作 产量 逐步回归 
广西间作大豆耐荫性综合评价及鉴定指标筛选被引量:8
《大豆科学》2022年第6期645-653,共9页汤复跃 梁江 郭小红 韦清源 陈文杰 陈渊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04-CES30);广西自然科学基金(2019GXNSFBA185007);广西农业科学院稳定资助科研团队项目(2021YT055);广西农业科学院基本业务费项目(桂农科2020YM118)。
为探讨不同大豆品种(系)的耐荫特性,本研究筛选耐荫性鉴定指标,建立相对准确、稳定、高效的大豆耐荫性评价数学模型。以36个大豆品种(系)为试验材料,设遮光(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条件下形成的自然荫蔽条件)和自然光(清种)2个处理。将1...
关键词:大豆 耐荫性 主成分分析 隶属函数法 系统聚类分析 逐步回归 
南方大豆皱叶症诱因分析研究被引量:3
《大豆科学》2022年第3期300-307,共8页陈文杰 梁江 宁德娇 韦清源 汤复跃 郭小红 梁俊 陈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060490);广西自然基金(2019GXNSFAA185009);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04-CES30);广西重点研发计划(桂科AB19245011);广西农业科学院科技发展基金(桂农科2021JM67);南宁市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资助项目。
为找出导致南方大豆皱叶症发生的诱因,本研究选用桂春8号(皱叶症级为0)、粤春2017-1(皱叶症级为4)、20W51-46(皱叶症级为4)和南农1138-2(皱叶症级为0)为试验材料,考虑生产上除草剂使用情况及皱叶常见诱因等,进行了除草剂、病毒检测、嫁...
关键词:南方大豆 皱叶症 诱因 除草剂 病毒 嫁接 土壤 
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桂夏7号适宜播期被引量:1
《耕作与栽培》2022年第2期17-21,共5页郭昌永 陈渊 梁江 郭小红 陈文杰 韦清源 汤复跃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04-CES 30);广西重点研发计划(桂科AB 18221057);广西农业科学院稳定资助科研团队项目(2021 YT 055)。
为提高广西大豆单产水平,以广西夏大豆主栽品种桂夏7号为试验材料,通过6个播期处理(B1、B2、B3、B4、B5和B6),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广西桂夏7号适宜播期。结果表明,将6个不同播期的10个农艺性状转换为2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代表了...
关键词:桂夏7号 播期 主成分分析 综合评价 
广西适宜与鲜食玉米带状复种的鲜食大豆品种评价被引量:5
《大豆科学》2022年第1期58-64,共7页汤复跃 梁江 郭小红 韦清源 陈文杰 陈渊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04-CES30);广西农业科学院稳定资助科研团队项目(2021YT055);广西农业科学院基本业务费项目(桂农科2020YM118)。
为促进广西鲜食大豆品种的引进、改良、选育和生产,采用鲜食玉米—鲜食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对引进的8个鲜食大豆品种进行适应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所有品种均达到采摘标准,且能正常成熟收获种子;通过主成分分析,将8个品种的15个性状...
关键词:广西 鲜食大豆 农艺性状 主成分分析 适应性 
南方大豆皱叶发生时叶片形态变化及其对产量性状的影响被引量:7
《南方农业学报》2022年第2期460-468,共9页陈文杰 陈渊 韦清源 郭小红 汤复跃 赵团结 梁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060490);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9GXNSFAA185009);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04-CES30);广西农业科学院科技发展基金项目(桂农科2021JM67)。
【目的】研究南方大豆皱叶发生时叶片形态特征变化及皱叶对产量性状的影响,为明确皱叶对大豆叶片形态、农艺性状和产量相关性状的影响程度及揭示大豆皱叶发生机制提供数据支撑。【方法】利用皱叶症近杂合异质系材料GY_C(皱叶)和GY_N(正...
关键词:大豆 皱叶 形态 产量 
不同鲜食大豆品种在桂西北山区天峨县的适应性评价被引量:1
《广西农学报》2021年第6期17-21,共5页郭昌永 陈渊 梁江 郭小红 韦清源 陈文杰 汤复跃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南宁大豆综合试验站”(项目编号:CARS-04-CES30);广西农业科学院稳定资助科研团队项目“大豆优质育种与高效栽培”(项目编号:2021YT055);广西农业科学院基本业务费项目“一年三熟大豆—玉米间套作系统氮素高效利用机理研究”(项目编号:桂农科2020YM118)。
[目的]为给天峨县鲜食大豆品种的引进、生产和发展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方法]以引进的"浙鲜16""浙鲜19""苏鲜豆21号""苏鲜豆22号""南农46""南农J4-3""上海青""毛豆3号"共8个鲜食大豆品种为材料,研究其在天峨县种植的适应性表现。[结果...
关键词:鲜食大豆 产量 适应性 品种 筛选 
南方大豆种质种子耐浸水能力鉴定与分析被引量:4
《大豆科学》2020年第2期165-173,共9页陈文杰 陈渊 韦清源 郭小红 汤复跃 梁江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04-CES30);广西农业科学院团队项目(2015YT59);广西重点研发计划(桂科AB16380097)。
为鉴定比较南方不同大豆种质的耐浸水能力,为大豆种子耐浸水育种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通过模拟田间渍害条件,对200份来自湖南等7省的南方大豆种质资源进行浸水处理120 h,然后进行标准发芽试验,记录各种质浸泡液电导率(CON120)、发芽势(G...
关键词:南方大豆 种质资源 种子耐浸水 鉴定 
不同浓度烯效唑拌种对套作夏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0
《南方农业学报》2019年第9期1960-1966,共7页陈文杰 汤复跃 韦清源 郭小红 梁江 陈渊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04-CES30);广西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桂科AB16380097,桂科AB18221057);广西农业科学院创新团队项目(2015YT19)
【目的】探索广西套作夏大豆适宜的烯效唑拌种浓度,为解决与春玉米后期套作夏大豆的倒伏问题提供技术参考。【方法】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0(CK)、1.67、3.33、6.67、13.33、20.00、26.67和33.33mg/kg8个烯效唑拌种浓度梯度,研...
关键词:烯效唑 夏大豆 套作 农艺性状 倒伏性 产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