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冰

作品数:10被引量:3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更多>>
发文主题:藏民族记忆民族民俗民俗文物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天津美术学院学报》《今日重庆》《重庆与世界》《年画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发现的三件绵阳西山观道教造像残石及其有关问题被引量:1
《敦煌学辑刊》2023年第2期63-74,共12页董华锋 夏伙根 彭冰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四川新出土南朝造像的整理与综合研究”(18ZDA222);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四川邛崃龙兴寺遗址1947-1948年出土遗物整理研究”(22BKG022)。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收藏有三件道教造像残石,为上世纪五十年代初采集于绵阳西山观。对照谢阁兰早期拍摄的照片及相关记录,可确定其中两件残石的原始位置。这两件残石是探究四川唐代道教史和道教造像的重要新资料:其一,37764号残石上雕...
关键词:西山观 谢阁兰 道教社邑 武德造像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敦煌高昌汉文写经叙录被引量:1
《敦煌学辑刊》2021年第4期86-96,共11页夏伙根 彭冰 杨婧 
重庆市古籍保护专项资金建设项目(2018年)“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馆藏敦煌遗书整理与研究”;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卫聚贤抗战时期在重庆的文物收藏与考古活动研究”(2019YBKZ13)。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收藏有一批出自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和高昌的汉文写经,共有23卷。经初步整理发现,这批写经经文内容丰富,涉及13种佛经,包括罕见的《十诵律义记》,部分写经内容或对现存经卷有所增补,如《佛说救急经》等,且大多来源明确...
关键词:敦煌 莫高窟藏经洞 高昌 汉文写经 十诵律义记 
图文互应——馆藏卫聚贤捐赠年画中的叙事题材研究
《长江文明》2020年第4期65-77,共13页彭冰 
2019年度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卫聚贤抗战时期在重庆的文物收藏与考古活动研究”(2019YBKZ13)阶段性成果之一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卫聚贤捐赠的叙事类题材年画,虽不及神像类年画丰富,但也具有很高的艺术、历史和社会价值。本文以此类年画为研究对象,通过年画叙事的内在逻辑和外在形式两个方面,分析图像和文本之间的互动与照应。
关键词:卫聚贤 年画 叙事题材 
像真与生动:陶冷月的入川速写
《三峡论坛》2020年第3期9-13,共5页彭冰 
以开创中西融合的"新中国画"闻名的陶冷月,在1932年由上海登上了入川的轮船,一路摄影和速写并举,创作了一本入川速写册,以图画的形式记录了此行的线路和见闻。通过这本速写册所体现的特征可以看出"像真"与"生动"对画家陶冷月一生创作的...
关键词:陶冷月 入川 速写 
不同时代收藏和展览的意义——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馆藏卫聚贤捐献年画为例
《年画研究》2018年第1期78-84,共7页彭冰 
一、卫聚贤其人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收藏有约两千件清代至民国时期的木版年画,均由著名学者卫聚贤(1899—1989)捐献。卫聚贤,字怀彬,号介山,又号卫大法师,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图1)。他生于甘肃,长于山西,幼年家境贫...
关键词:卫聚贤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柳本尊十炼图中的官员形象研究
《长江文明》2018年第3期23-31,共9页彭冰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自立课题“大足石刻中的装饰性图案研究”(3GM2015-KTZ01)的支持
柳本尊十炼图主要表现了柳本尊一生中进行的十种不同伤残身体的修行和供养行为,内容以时间为序,除了有柳本尊外,还包括一些证明神、护法神和人物,有的能与《唐柳本尊传》碑和十炼图题记的文字相对应,有的不能。值得关注的是,安岳石羊县...
关键词:柳本尊十炼图 大足 安岳 官员 
安岳毗卢洞女性供养人研究被引量:1
《中国美术》2017年第6期54-63,共10页彭冰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自立课题"大足石刻中的装饰性图案研究"支持;项目号:3GM2015-KTZ01
安岳毗卢洞石刻中有的"佛文普庇"窟(千佛洞),主尊为西方三圣,窟内左中右三壁凿有316个圆龛,龛中各有一着佛装的坐像,绝大部分身侧刻有名字,如"杨一琴""张氏二""刘氏三""陈氏妙惠"等。由名字看来应该是一批女性供养人,其中也不乏以"妙善...
关键词:毗卢洞 柳本尊 观音信仰 女性供养人 
鸡年话“吉”
《重庆与世界》2017年第5期70-73,共4页彭冰 
今年是鸡年,我们就来说说“鸡”。鸡是最早被驯化的家禽之一,自古便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人们把鸡尊为德禽,认为它具足“五德”,即“文、武、勇、仁、信”,此说源于西汉韩婴在《韩诗外传》中的描述:“头戴冠者,文也;足傅距者,...
关键词:“鸡” 《韩诗外传》 人类生活 家禽 
吉祥年画
《今日重庆》2015年第3期78-81,共4页彭冰 
“年”又近,人们会在自家门上贴对联、福字和年画,以迎接新年,带来吉祥如意。 年画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传统内涵的民间艺术形式。它由秦汉或更早时期用于驱邪避灾的门神画演变而来,逐渐成为民间特有的象征性装饰艺术。
关键词:年画 吉祥 艺术形式 传统内涵 装饰艺术 “年” 门神画 象征性 
“中国木版年画的保护与传承”研讨会综述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57-58,共2页彭冰 
2013年4月25日,由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民间美术研究中心、华南理工大学中国民间艺术研究中心、重庆市文化艺术研究院联合协办的“中国木版年画的保护与传承”研讨会在三峡博物馆五楼学术报告厅顺利召开。
关键词:中国木版年画 保护与传承 研讨会综述 中国艺术研究院 华南理工大学 中国民间 学术报告厅 美术研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