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瑾

作品数:11被引量:52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陕西历史博物馆更多>>
发文主题:壁画胡人考古资料南朝墓唐代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四川文物》《文博》《江汉学术》《河西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壁画中的早期突厥人形象与蒙古国新发现墓葬中的陶俑被引量:4
《河西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18-26,共9页耶申科 杨瑾 梁敏 
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唐代墓葬胡人形象研究"(项目编号:13XZS016)
突厥汗国分裂(583)后,东部和西部地区早期突厥人服饰材料的比较研究引起学术界的极大关注。在内外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早期突厥人的服饰,特别是上层贵族的服饰,发生了巨大变化。本文将主要介绍2011年在蒙古国中央省布尔于(Baiannuu...
关键词:蒙古国 早期 陶俑 墓葬 形象 壁画 中国 西部地区 
陕西考古资料所见回鹘及相关问题探析被引量:3
《河西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1-10,共10页杨瑾 
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唐代墓葬胡人形象研究"(编号:13XZS016)
回鹘作为一个与唐朝有着复杂关系的政权在文献中多有记载,但在陕西考古资料中实物为数不多,那些被冠以"回鹘"之名的器物,例如回鹘髻、回鹘装、回鹘钱币以及回鹘人墓志等,应该从"回鹘"名称出现的时段进行分析。作为一个外来群体,虽然回...
关键词:陕西 考古资料 回鹘 
唐代墓葬中的胡人伎乐形象与唐代的乐籍制度被引量:2
《文博》2016年第1期44-52,共9页杨瑾 
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唐代墓葬中的胡人形象研究"(13XZS016-)阶段性研究成果
唐代墓葬中发现的体貌特征明显为胡人的伎乐形象反映了唐代乐籍制度下一个构成复杂、生活形态多样的边缘群体。这一群体凭借高超的乐舞才能在唐代从宫廷到民间的乐籍管理体系中呈现出社会地位和经济来源上的多层级关系,他们带来的西域...
关键词:唐代 壁画 陶俑 胡人伎乐 乐籍制度 
胡人与狮子:图像功能与意义再探讨被引量:7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15-21,共7页杨瑾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唐代墓葬胡人形象研究"(13XZS016)
考古资料所见各代胡人与狮子图像具有复杂的功能与意义,包括佛教护法、胡人驯狮、胡人狮子乐舞表演等。经过了长时间和远距离的流传与不断演变,狮子与人的图像表现形式从神秘莫测的高贵权威象征符号到极度生活化的存在现象,与当地社会...
关键词:胡人 狮子 图像 功能 意义 
基于考古资料的周、秦与戎狄关系异同考察被引量:3
《江汉学术》2014年第2期105-111,共7页杨瑾 
考古资料中所见的周人、秦人与西北地区的戎狄经历了长时段的冲击、冲突与融合过程。青铜器铭文不但以官方资料形式记载了戎狄对西周王朝的多次冲击以及西周王朝未能经受住其猛烈、持续冲击而最终灭亡之宿命,而且也反映了秦人虽为游牧民...
关键词:周人 秦人 戎狄 游牧民族 农耕民族 考古资料 
唐武惠妃墓石椁纹饰中的外来元素初探被引量:12
《四川文物》2013年第3期60-72,共13页杨瑾 
唐武惠妃墓石椁上有精美繁复的纹饰,其中的半兽半鸟、半人半鸟、动物搏斗、伎乐、胡人御兽、骑兽胡人等纹饰反映了自魏晋南北朝至盛唐时期长时段中外文化交流之广度与深度,以及外来元素在流变过程中极其复杂的融合性特征。
关键词:唐敬陵 武惠妃 石椁纹饰 外来元素 
唐墓壁画中的胡人形象被引量:4
《文博》2011年第3期35-44,共10页杨瑾 
唐墓壁画中出现的胡人形象包括蕃将与文职官员、使臣或朝贡者、胡商、宗教人士、译语人、胡人马夫驼夫车夫、歌舞伎、仆从、驯兽师及其他类别,他们是生活在唐朝不计其数胡人群体中的一部分,在唐朝社会生活中享有一定自由,对唐朝社会生...
关键词:唐墓 壁画 胡人 
考古资料所见的唐代胡人女性被引量:5
《文博》2010年第3期26-31,共6页杨瑾 
考古资料较为少见的唐代胡人女性却屡屡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她们作为俘虏、贡人或商品来到唐朝,成为西域服饰传播者、西域饮食制作者、西域乐舞表演者、西域习俗实践者、丝路贸易参与者或经历者、军事战争体验者、政治礼物传承者、民族宗...
关键词:考古 唐代 胡人女性 
南朝墓壁画上的羽人和神仙形象被引量:5
《四川文物》2008年第2期73-77,共5页杨瑾 
本文对南朝墓壁画的羽人、神仙形象进行了分析比较研究,着重探讨了南齐墓壁画中羽人和神仙的特点,反映的观念及其社会背景。
关键词:南相 羽人 神仙 
南朝墓壁画上的羽人和神仙形象被引量:5
《文物世界》2008年第1期21-25,共5页杨瑾 马晋川 
羽人,顾名思义身长羽毛或披羽毛外衣能飞翔的人,最早出现在《山海经》,称羽民。王充称“身生羽翼,变化飞行,失人之体,更受(爱)异形。”张华说“体生毛,臂变为翼,行于云。”道教将道士称羽士,将成仙称羽化登升。秦汉时期成仙...
关键词:墓室壁画 神仙形象 南朝墓 《山海经》 秦汉时期 羽毛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