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丙杰

作品数:6被引量:2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更多>>
发文主题:循环论反抗绝望轮回李金发诗歌钟摆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北方文学(下)》《南方文坛》《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面对灾难,诗人何为,诗歌何为被引量:1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90-94,共5页陈丙杰 
广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博士学术团队项目"生态灾害与中国当代文学书写"(项目编号:201404XSTD)
从灾难∕诗人、灾难∕诗歌两个角度入手可以发现:现代诗人在灾难面前热情参与或刻意回避的背后,折射出知识分子与历史之间复杂的情感纠葛;同时,灾难诗歌只有在艺术上坚守"真"与"情",才可能发挥诗歌在灾难中的独特功能。
关键词:灾难 诗人 诗歌 表意焦虑 历史和解 真与情 
“我的一生注定只负责失败的部分”——评肖水诗集《渤海故事集:小说诗诗集》被引量:1
《南方文坛》2017年第2期118-120,共3页陈丙杰 
80后诗人中,在艺术手法上探索勤奋,成效又显著的,肖水当之无愧。关于这一点,从他出版的几本诗集,即可看出端倪:2012年出版的《失物认领》和《中文课》,在长诗的把控上,肖水展示出自己最初的成果,其中《恐龙特急克塞号》《往世书》《失...
关键词:诗集 故事集 说诗 渤海 失败 艺术手法 80后 中文课 
时代的指纹——“90后”小说印象
《山花》2017年第2期128-139,共12页郑润良 傅华 陈丙杰 
时代的指纹——"90后"小说印象 郑润良 2016年或许可以称为"90后"作家的写作元年,这一年,《芙蓉》《青年文学》《天涯》《山花》等刊物都推出了自己的"90后"作家专辑,"90后"作家的身影第一次获得了集中性的展示。
关键词:90后 写作 文学史 《青年文学》 《山花》 《天涯》 《芙蓉》 作家 
乡土书写的另一种可能——读陈启文长篇小说《河床》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6期1-6,共6页陈丙杰 
广州大学人文社科青年博士学术团队项目"生态灾害与中国当代文学书写"(201404XSTD)
《河床》之所以能够从众多乡土小说中脱颖而出,除了创造出"冰裂纹"式的叙事手法外,更主要的原因在于,作者既能站在民间立场,去体验、观察、书写谷花洲的日常生活和芸芸众生,又展示出强大的综合能力,从而既创造出一幅幅血肉丰满、生动可...
关键词:《河床》 乡土 民间 融合之美 
绝望·拯救:李金发诗歌生涯与生命历程
《北方文学(下)》2012年第9期27-28,共2页陈丙杰 
拯救是李金发诗歌中两大主题。由绝望到拯救构成的向度,体现出诗人由现实幻灭到自我拯救失败的心路历程。本文通过对李金发诗歌的解读,探析李金发诗歌世界、心灵挣扎与人生历程三者之间的内在关联。
关键词:李金发 绝望 拯救 生命历程 
以“上帝”一词为中心试论李金发诗歌中的东西“沟通”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上)》2011年第3期159-159,152,共2页陈丙杰 
“上帝”是李金发诗歌中一个重要意象,在诗集中共出现了62次,围绕“上帝”又组成一个“上帝”意象群,如耶稣、十字架、灵魂、天堂、教徒、末日、圣母、祈祷……这些意象包含着诗人的精神探索与现实体验在这种“上帝”情结中.既有对...
关键词:东西“沟通” “上帝”情结 “沟通”绝望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