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华

作品数:23被引量:2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叙事性先锋诗歌知识分子写作当代诗歌写作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哈尔滨学院学报》《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长江丛刊》《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四川省教育厅青年基金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屈原形象的历史建构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4年第35期56-60,共5页刘海星 傅华 
西华师范大学国家级一般培育项目“预叙与中国古代叙事传统建构研究”(项目编号:20A030)。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历来被视为研究屈原最重要的材料。该文立足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屈原形象,在西汉时期“发现屈原”和“建构屈原”的历史语境中追溯屈原现象被形塑的历史。落足文本,从楚文“以奇为美”和想象诗学角度观照...
关键词:屈原 《屈原贾生列传》 建构 文化认同 司马迁 美学 
权力的纠缠——从《尘埃落定》看藏区土司秩序的解构
《哈尔滨学院学报》2024年第2期75-79,共5页唐开金 傅华 
阿来在《尘埃落定》中通过权力叙事反映嘉绒藏区土司社会蒙昧与复苏的状态。文章通过福柯的权力理论,从权力话语、权力话语的主体、权力的运行机制三个层面解读被权力场域所覆盖的政治、经济、宗教等多元纠缠的关系,以此观照藏区通向现...
关键词:《尘埃落定》 权力叙事 土司制度 社会秩序 
想象乡土的方式——“新乡土写作”片论被引量:1
《艺术广角》2022年第1期5-11,共7页傅华 董爱宇 
20世纪90年代尤其是新世纪以来,随着现代化与城镇化的推进,中国乡村进入剧烈的转型期,乡土文学作为中国文学的重要主题面临冲击。一些表现新世纪农村的作品应运而生,新乡土书写暗潮涌动。2005年6月,《佛山文艺》联合《山花》举办"黔东...
关键词:佛山文艺 《人民文学》 乡土书写 乡土文学 乡土写作 征文大赛 新浪网 《小说选刊》 
“劳工神圣”思潮与沈玄庐的诗歌创作
《绥化学院学报》2021年第6期50-52,共3页张梦 傅华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诗歌叙事传统”(15ZDB067,2015-2019)子课题;四川省社会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项目重点项目“中国当代新诗‘叙事性’研究”(SC19A015,2019-2020)在研;西华师范大学国家社科一般培育项目“‘叙事性’与中国现代新诗”(2019-2020)在研。
"劳工神圣"思潮不仅影响着社会革命形势,引发一系列劳工运动,也渗透到知识分子的文学创作中。沈玄庐具有强烈的无产阶级革命意识,他自觉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密切关注劳工问题和社会问题,创作出一批反映"劳工神圣"思想的新诗。其新诗...
关键词:“劳工神圣” 沈玄庐 “五四”新诗 
“天安门”意象的纪念碑性——论中国新诗(1917—1949)中的“天安门”意象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14-19,48,共7页房梦蝶 傅华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子项目(15ZDB067);四川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重点项目(SC19A015);西华师范大学博士启动项目;西华师范大学英才科研基金项目。
从15世纪至今,天安门在中国文化中始终扮演着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成为历史的见证者并随着1919年五四运动的发生而进入中国新诗,成为现代诗歌一个不容忽视的意象。从“纪念碑性”这一概念出发,能更好地将1917—1949这30余年间中国新诗中...
关键词:“天安门” 纪念碑性 空间意象 
呼语、人称、“乱写”及其诗学的辩证——论郭沫若早期抒情诗的叙事性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19年第3期180-188,共9页傅华 
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诗歌叙事传统研究”(15ZDB067)子项目;西华师范大学博士启动项目、西华师范大学英才科研基金项目的阶段成果.
如果说胡适是白话新诗的第一人,那么现代抒情诗的确立则肇始于郭沫若~②。在1921年出版的《女神》中,郭沫若抒情诗中的叙事性已初显端倪。在《女神》诗集中,很多抒情诗都在不同层面分享了事件、对话、场景描写、视点转移、人物塑造等常...
关键词:郭沫若 抒情诗 抒情主体 叙事性 
抗战文学期刊《烽火》(《呐喊》)考叙
《宜宾学院学报》2019年第2期27-33,共7页伍名明 傅华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现代抒情诗的叙事性研究"(12CZW062)
胡风认为《烽火》(《呐喊》)期刊内容空洞,不符时代要求。事实上,从《烽火》的创刊原因、刊物内容和办刊精神等方面来看,胡风的评价有失偏颇。《烽火》作为抗战文学的代表,它发表的文章和战争形势密切相连,反映了中国战场真实情况,因而...
关键词:烽火(呐喊) 胡风 抗战文学 
周啸天旧体诗词的新诗思维与日常经验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48-53,共6页杨婉 傅华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现代抒情诗的叙事性研究"(12CZW062);西华师范大学博士启动项目"中国当代抒情诗叙事性研究";西华师范大学英才科研基金项目"中国新诗叙事理论研究"阶段成果
周啸天的旧体诗词,并非旧体语言形式框架下的产物,而是以韵对从宽的旧体形式灌注现实性内容,融合新诗思维,表达当代人的日常生活经验。本文着重从文体形式及语言思维层面进行分析:在文体形式上,周啸天写作的旧体诗词音韵较为自由、格律...
关键词:周啸天 旧体诗词 新诗思维 日常生活 
中国现代抒情诗叙事性发生的语言机制
《北方论丛》2018年第3期17-22,共6页傅华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现代抒情诗的叙事性研究"(12CZW062);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诗歌叙事传统研究"(15ZDB067)子项目阶段性成果
从对白话的口语化特征中蕴含的叙事性因素,欧化词汇与语法、主谓句式中叙事性语法构造等层面,考察了现代抒情诗中叙事性发生的语言机制。尤其是主谓句中主语与谓语动词的不可或缺,既形成抒情诗中的第一人称的抒情述说,也建构了谓语动词...
关键词:叙事性 口语化 欧化 主谓句 现代转型 
时代的指纹——“90后”小说印象
《山花》2017年第2期128-139,共12页郑润良 傅华 陈丙杰 
时代的指纹——"90后"小说印象 郑润良 2016年或许可以称为"90后"作家的写作元年,这一年,《芙蓉》《青年文学》《天涯》《山花》等刊物都推出了自己的"90后"作家专辑,"90后"作家的身影第一次获得了集中性的展示。
关键词:90后 写作 文学史 《青年文学》 《山花》 《天涯》 《芙蓉》 作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