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芳涛

作品数:6被引量:22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安徽工程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涂层织物电磁屏蔽织物传感性能纤维氧化石墨烯更多>>
发文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塑料》《纺织学报》《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武汉纺织大学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TEOS改性和长秸秆纤维取向对PP/SF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中国塑料》2024年第2期14-19,共6页阮芳涛 吴浩 朱金伟 苏永生 陈焯琳 王国峰 王洪杰 
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技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AKL202102);安徽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2022a05020006);安徽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重大项目(2022AH040134);安徽工程大学科研项目制促进纺织服装类本科拔尖人才培养项目(FFBK202322)。
采用正硅酸乙酯(TEOS)和氨水制备溶液凝胶后对秸秆纤维表面改性,研究了改性前后秸秆纤维(SF)化学成分、表面形貌和疏水性的变化。通过热压法制备了长秸秆纤维增强聚丙烯(PP/SF)复合材料,对比了溶液凝胶改性前后的长秸秆纤维制备的PP/SF...
关键词:麦秸秆 聚丙烯 溶液凝胶改性 取向角度 力学强度 
纺织工程专业背景下“纳米纤维及其新能源应用”课程实践设计探索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22年第10期93-96,共4页王赫 王洪杰 阮芳涛 魏安方 
安徽工程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提升计划项目(2021jyxm27);安徽工程大学研究生教育质量工程项目(2021jyxm007);安徽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重大项目(2020jyxm0155);安徽工程大学新工科示范专业(2018xgksfzy02)。
纺织工程专业注重培养纺织领域的专业人才,基于当前“十四五”规划中对新型纺织类产业人才的要求,新型纺织类专业课程成为关键。在《纳米纤维及其新能源应用》课程中设计了一项课程实践:高分子纳米纤维衍生物-碳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其在超...
关键词:纺织工程 高分子纳米纤维 碳纳米纤维 课程实践 
偶联剂对小麦秸秆/PP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21年第6期24-29,共6页杨庆永 徐成功 杨莉 徐珍珍 阮芳涛 
通过接触角测量仪测试KBM-403偶联剂处理前后秸秆表面的亲水性,并利用扫描电镜观测秸秆表面形貌,用X光电子能谱对秸秆改性前后元素种类和含量进行表征。采用热压成型法制备了小麦秸秆/聚丙烯(PP)复合材料,研究浓度为1%、4%、7%、10%的KB...
关键词:小麦秸秆 聚丙烯 偶联剂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层层组装氧化石墨烯/聚吡咯涂层棉织物的电磁屏蔽性能被引量:17
《纺织学报》2021年第12期111-118,共8页邹梨花 杨莉 兰春桃 阮芳涛 徐珍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903001);安徽省纺织结构复合材料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开放基金项目(2021ACTC07);安徽省对外科技合作项目(1804b06020360);安徽工程大学科研项目(Xjky2020041)。
为制备高效吸波型电磁屏蔽织物,采用层层组装法在棉织物表面构筑氧化石墨烯/聚吡咯(GO/PPy)功能膜。借助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GO/PPy涂层织物的结构进行表征,通过万用表和矢量网络分析仪测试织物的导电性能和电磁屏蔽性...
关键词:层层组装法 氧化石墨烯 聚吡咯 导电网络 电磁屏蔽织物 组装层数 阳离子化处理 棉织物 
《针织新技术》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1
《轻工科技》2017年第7期163-164,共2页阮芳涛 徐珍珍 孙妍妍 邹梨花 
安徽省重大教学改革项目(No:2015zdjy092);安徽工程大学引进人才科研启动基金(2016YQQ018)
针织新技术课程是纺织工程针织工艺与产品设计方向的一门学科基础课程,对于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纺织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该课程存在知识更新迭代速度快、教材不完善、与其他专业知识衔接性强的特点,为建设该课程,需要及时...
关键词:“针织新技术”课程 课程建设 人才培养 
中日纺织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比较与思考被引量:1
《轻工科技》2017年第3期171-172,共2页徐珍珍 阮芳涛 
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项目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纺织类专业研究生对于现代纺织科技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从纺织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的角度出发,对中日两国研究生培养模式及具体做法进行比较和思考,为提高我国纺织类研究生培养人才提供一些...
关键词:日本 纺织类研究生 创新能力 培养模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