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晓林

作品数:3被引量:0H指数: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贵州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良知大学教授采访者访谈发展脉络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孔学堂》《中国儒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贵州油画的史学探赜——《二十世纪贵州油画》作者访谈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24年第6期90-94,共5页曾希圣 郭晓林 
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建设计划资助。
受访者:曾希圣采访者:郭晓林访问时间:2024年4月郭晓林(以下简称郭):曾教授您好!首先恭喜您的大作《二十世纪贵州油画》(贵州大学出版社2022年版)荣获2021—2023年度专题类“黔版好书”美誉!该书面世之后,在省内外艺术界引起了较大反响...
关键词:油画 专题类 采访者 曾希圣 晓林 大学教授 贵州大学 发展脉络 
良知作为伦理共同体的规范性根据何以可能?——对阳明“致良知”的一种反思
《中国儒学》2017年第1期148-159,共12页郭晓林 
作者主持的贵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科研项目“王阳明致良知的道德发生学研究”(项目编号:GDYB2016010)的阶段性成果
王阳明试图证明良知是个人修身成德的根据,这个根据先天具足于个人的人性之中。并且良知还具有一种能动性和至上性,是个人德性修养的规范性(1)前提,也是其规范性根据,这为个人的道德行为准备了条件。由于个体德性总是与伦理共同体的秩...
关键词:良知 伦理共同体 规范性 
孟子心性伦理中良知的内在结构
《孔学堂》2017年第1期45-51,共7页郭晓林 Wang Keyou 
良知是孟子人性论的根据,它架构了心、性、情、理等概念,这与良知的内在结构紧密关联。在孟子的语境中,良知作为人的本然之道德本心,表现为知孝知悌,也是对人之"仁义"这一道德本性的极致化表达,或者说是仁义之最高层次。良知是否是"心...
关键词:心性伦理学 良知 人性论 结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