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旭

作品数:15被引量:3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洛阳轴承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滚动轴承微型轴承角接触球轴承滚轮沟道更多>>
发文领域:机械工程金属学及工艺电子电信更多>>
发文期刊:《金属加工(冷加工)》《轴承》《金属加工(热加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滚轮参数对滚压件残余应力的数值模拟与研究被引量:2
《金属加工(热加工)》2016年第13期57-60,共4页崔静伟 张旭 钞仲恺 杜晓宇 
表面工程是21世纪工业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最大的优势是能够制备出优于本体材料性能的表面功能薄层,赋予材料防腐蚀、耐磨损、抗疲劳等性能。滚压加工作为表面工程加工常见的方法之,它是利用金属在常温状态的冷塑性特点,通过滚压工...
关键词:滚压加工 数值模拟 残余应力 滚轮 材料性能 表面工程 塑性流动 工业发展 
微型凸缘轴承外圈沟道形状误差的测量被引量:1
《轴承》2016年第9期60-61,共2页刘燕娜 王玉飞 张风琴 张旭 
通过设计辅助定位工装,实现了表面形貌仪对微型凸缘轴承外圈沟道形状误差的测量。实际应用表明,该工装使用简单,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关键词:微型凸缘轴承 外圈 沟道形状误差 测量 定位工装 
经验模态分解在滚动轴承故障诊断中的应用与扩展被引量:7
《轴承》2016年第6期59-62,共4页张旭 李超强 杨柳 王玉良 钞仲凯 
针对滚动轴承故障诊断过程中的故障信号特征提取环节,介绍了经验模态分解的基本原理、特性,以及其存在的端点效应和模态混叠等不足,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局部均值分解、总体平均经验模态分解和经验小波变换。结果表明:通过改进经验模态分...
关键词:滚动轴承 故障诊断 经验模态分解 小波分析 
滚轮磨损对抗硫轴承套圈外表面质量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金属加工(冷加工)》2016年第5期67-69,共3页张旭 崔静伟 钞仲恺 李琦 杜晓宇 
滚轮磨损导致抗硫轴承支承表面出现擦伤现象,破坏轴承外表面原有的加工质量。在抗硫轴承磨削过程中,应对磨损的滚轮进行及时的修整,避免擦伤现象的发生。
关键词:轴承套圈 外表面质量 磨削过程 轴承外圈 接触应力分布 耐腐蚀性 含硫气田 金刚石砂轮 抗腐蚀性能 加工精度 
带防尘盖微型轴承内圈加工工艺改进被引量:3
《轴承》2016年第1期14-16,共3页张旭 崔静伟 刘燕娜 宋相霖 魏秀军 
针对带防尘盖微型轴承内圈台阶加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原加工工艺进行分析改进,解决了内圈台阶加工生产效率低,圆度、壁厚差及端面平行度不合格等问题,提高了轴承的加工质量。
关键词:微型轴承 密封轴承 车加工 内圈 工艺改进 
超声辅助磨削在轴承磨削加工中的研究与应用
《金属加工(冷加工)》2016年第1期47-50,共4页李琦 张旭 马磊 孟鸿超 
通过理论分析与研究,介绍超声辅助磨削在轴承磨削加工中的应用。该加工方法可微分切削轨迹、细化轴承磨削加工表面,降低表面粗糙度值,改善表面质量,同时能够降低磨削力,减少磨削热的产生,从而减轻或避免轴承表面烧伤。
关键词:超声辅助 超声振动 磨削力 粗糙度值 砂轮表面 运动轨迹 加工方法 切线方向 砂轮线速度 磨削工艺 
滚动轴承食品级润滑脂的应用与发展趋势被引量:4
《轴承》2015年第12期59-62,共4页李超强 夏新涛 陈龙 张旭 
介绍食品级润滑脂的应用发展背景和国内外规范要求,以及食品级润滑脂的组成要素,结合滚动轴承的使用条件综述了滚动轴承食品级润滑脂的选用方法。认为环保、可降解、食品级润滑脂是滚动轴承润滑脂的应用发展方向。
关键词:滚动轴承 食品级润滑脂 选用方法 发展趋势 
微型角接触推力球轴承沟道轮廓测量工装设计被引量:1
《轴承》2015年第12期48-50,共3页崔静伟 张旭 苏海龙 张风琴 姚海波 
针对接触角为60°的微型角接触推力球轴承沟道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定位测量工装,解决了二维形貌测量仪测量沟道形状误差时测头无法在沟道的有效工作区间进行数据采集的问题。
关键词:微型轴承 角接触推力球轴承 内圈沟道 轮廓测量 形状误差 
平面磨床对单叶双曲面滚轮的修磨加工被引量:2
《轴承》2015年第11期23-25,共3页张旭 崔静伟 刘燕娜 宋相霖 魏秀军 
套圈磨削过程中,为保证套圈的匀速转动和轴、径向的可靠定位,定位支承的双滚轮外圆表面须磨削为单叶双曲面形。分析单叶双曲面的成形原理,通过设计工装夹具实现了滚轮双曲面在平面磨床上的修磨加工,解决了双曲面滚轮只能在数控磨床上磨...
关键词:滚动轴承 滚轮 单叶双曲面 平面磨床 夹具 
滚动轴承的接触疲劳微观机理及影响因素被引量:9
《轴承》2015年第10期53-57,共5页刘耀中 张旭 杨柳 
论述了滚动轴承滚动接触疲劳的微观机理、滚动接触过程中的显微组织变化,指出局部微观塑性变形及碳的扩散是控制疲劳和组织变化的决定因素。并分析了轴承工况、材料热处理等对滚动接触疲劳寿命的影响。
关键词:滚动轴承 接触疲劳 组织变化 影响因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