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莹

作品数:9被引量:5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湖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新世纪文学网络传播泛文学媒介审美转向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百家评论》《当代文坛》《文学与文化》《中国现代文学论丛》更多>>
所获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新世纪青春文学期刊运营模式及影响——以《最小说》为例
《文艺论坛》2024年第6期37-44,共8页刘莹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媒介融合机制构建与新世纪文学生产研究”(项目编号:19YJC751021);湖南省学位与研究生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文科背景下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数智化转型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探索”(项目编号:2024JGYB097)的阶段性成果
新世纪初,“80后”作家创办青春文学期刊成为颇受关注的文学事件,其中郭敬明主编的《最小说》尤为典型。它以作家领衔编辑、培养专属作者群、作家经纪代理、图书出版、影视改编、跨界经营等多种形式打造了一条多元互动的文化生产产业链...
关键词:新世纪 青春文学期刊 《最小说》 运营模式 文学影响 
新世纪文学期刊生产机制转型探析
《百家评论》2024年第3期21-28,共8页刘莹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媒介融合机制构建与新世纪文学生产研究”(项目编号:19YJC751021);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数智教育背景下《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编号:HNJG-20230205)阶段性成果。
作者、编者和读者是文学期刊生产机制的构成要素,共同影响文学期刊的生产、传播及接受。新世纪以来,随着文学市场化程度的加深,文学期刊的外部环境和内部要素都处于激烈的变动中,各种力量此消彼长、相互制约。作家身份的多样化、群体的...
关键词:新世纪 文学期刊 生产机制 转型 
“我们把热血献给国家,献给民族”——郑振铎抗日佚文五则考释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2024年第2期8-20,共13页刘莹 汤志辉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现代大学校刊与新文学关系研究”(项目批准号:18CZW040);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媒介融合机制构建与新世纪文学生产研究”(项目批准号:19YJC751021)的阶段性成果。
郑振铎是现代著名的爱国学者,以往研究对其1931至1935年在北平燕京大学时期的抗日爱国运动较少研究。随着燕京大学的校报校刊较为完整的呈现,郑振铎在燕京大学的抗日活动与抗日佚文亦随之“出土”。这些佚文与演讲显示了郑振铎或以文学...
关键词:郑振铎 抗日 佚文 考释 
在文体探索与审美追求之间——以新世纪小小说类文学期刊为中心
《文学与文化》2023年第3期36-43,共8页刘莹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当代文学期刊发展史”(项目号:18ZDA266);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媒介融合机制构建与新世纪文学生产研究”(项目号:18YBQ020)阶段性成果。
随着市场化程度的加深,新世纪文学期刊频频遭遇生存危机,但小小说类文学期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它们文体特征鲜明,通过种种期刊行动培育小小说作家作品,厘清小小说定义,确立小小说文体,在创作群体、流通传播、接受对象、文化...
关键词:文体 审美 小小说 文学期刊 新世纪 
论新世纪“泛文学”媒介实践的三种路径被引量:1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3年第9期240-250,共11页刘莹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媒介融合机制构建与新世纪文学生产研究”(项目编号:19YJC751021);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媒介融合机制构建与新世纪文学生产研究”(项目编号:18YBQ020)的阶段性成果。
新世纪以来文学走向了一个急剧泛化的时代,文学“泛化”指向对“文学性”的重新理解。20世纪90年代初“人文精神”讨论和21世纪初“纯文学”概念重议,其核心是对传统文学创作的不满,探寻文学思想内核、美学形式革新路径。文学传媒深度...
关键词:新世纪文学 “泛文学” 媒介实践 
新世纪文学期刊的视觉建构与审美转向被引量:1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0年第1期66-74,共9页刘莹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媒介融合机制构建与新世纪文学生产研究”(18YBQ020)阶段性成果.
新媒体时代的来临大大更新了文学受众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模式,文学期刊无可避免地遭遇挑战,试图通过由外及内的期刊行为融入视觉时代的轨道。丰富的外观装帧、多样的栏目设置,折射新世纪文学期刊视觉形象的塑造;影视化、动漫化书写现象是...
关键词:新世纪 文学期刊 视觉建构 审美转向 
周作人与燕京大学的新文学教育
《现代传记研究》2019年第2期208-222,共15页刘莹 汤志辉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现代大学校刊与新文学关系研究”(18CZW040)阶段性成果;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的经费支持.
自1922年始,周作人执教燕京大学国文系,讲授新文学课程,并持续十年之久,为燕京大学的新文学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十年间,周作人开设新文学课程,进行新文学相关讲演,为燕京大学营造了一种有利于新文学发展与传播的氛围。周作人还不遗余...
关键词:周作人 燕京大学 新文学教育 
论罗鹏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当代作家评论》2019年第2期124-130,84,共8页刘莹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媒介融合机制构建与新世纪文学生产研究"(18YBQ020)阶段性成果
倘若将1961年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的出版视为美国学术界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个重要节点,那么这一领域的研究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至今渐成显学,涌现出一批卓有建树的研究者。他们的研究方法和学术观念给国内的研究者带来极大的...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中国现代小说史》 中国现代文学 学术观念 研究者 学术界 夏志清 显学 
论新世纪文学期刊的网络传播被引量:3
《当代文坛》2017年第3期58-62,共5页刘莹 
网络媒介给新世纪文学期刊造成冲击,也带来无尽机遇。新世纪初期,文学期刊匆忙"触网",对网络资源的盲目挪用并未有效促进自身变革,大多以失败告终。在同新媒体的互动合作中,文学期刊把握自身优势,激活潜力,实现了媒介的延伸和融合。新...
关键词:新世纪 文学期刊 网络传播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