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平

作品数:7被引量: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教育部考试中心更多>>
发文主题:科举考试防弊科场考试立法考试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教育与考试》《周口师范学院学报》《中国考试》《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第十三届科举制与科举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年第4期F0002-F0002,共1页胡平 
2016年5月28—29日,由北京市东城区文化委员会、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科举文化专业委员会、故宫博物院故宫学研究所、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等单位共同主办,北京市东城区第一图书馆承办的“第十三届科举制与科举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
关键词:国际学术研讨会 专业委员会 故宫博物院 中国人民大学 大学教育 东城区 北京市 专家学者 
《钦定科场条例》对考试立法研究的启示被引量:3
《教育与考试》2016年第3期18-21,共4页胡平 
中国法学会2012年度部级法学研究重点课题"现代考试条例制定研究"(课题编号:CLS(2012)B28)的研究成果
科举考试的举办促成了成文法规的形成,其立法过程与科举制度的发展相辅相成。科举法规作为中国古代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体现科举依法治考的精神和特色。清代《钦定科场条例》作为专门的立法条例,是在以往各朝防弊措施的基础上形成的...
关键词:科举法规 科场条例 考试立法 
清代科举考试立法的概况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年第3期16-22,共7页胡平 
中国法学会2012年度部级法学研究重点课题"现代考试条例制定研究"(CLS(2012)B28)
清代的科举考试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促成了考试成文法规各项规章条款的形成,其立法过程与科举制度的发展相辅相成。科举法规作为中国古代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体现和反映了古代中国法律文化的基本特色和基本规律,而《科场条例》作为...
关键词:科举考试 考试立法 科场条例 规范 防弊 
浅析八股文的特征及其功能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83-88,共6页胡平 张逸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国古代人才选拔的评价方法研究"(GFA111028)
我国明清时期的各级学校教育中,八股文的训练是和文化知识的传授结合在一起的,在各种学业考试中,八股文的程式成为学生必须掌握和作答的方法。八股文是科举考试使用的一种专门文体,如同现代作文的议论文写作格式,有固定的写作结构,每篇...
关键词:科举考试 八股文 文体 文章格式 功能 
我国古代人才选拔评价方法的研究
《中国考试》2012年第3期51-54,共4页胡平 
我国古代有关评价的实践活动多集中表现在对人才的评定和选拔上,并且一直重视两方面的评价功能,一是对人的才智的评价,二是对人的德行的评价。而人才选拔才智的评价主要是靠考试来获取信息,这就涉及对评价标准的认识和如何将这些认识的...
关键词:人才选拔 考试 评价 
清代科举考试的考务管理研究被引量:3
《中国考试》2009年第4期40-47,共8页胡平 
清代的科举考试是国家统一管理的考试,它的正常运行是以一套完整、规范的考务管理程序为基础的,并在法规的执行中得到确认与保证。为了让人们清楚地了解清代科举考试在实际中的具体操作,本文按照考试的流程,从考试前的准备、考试过...
关键词:科举考试 考务管理 三级考试 防弊 
清代科举考试与现代高考语文的命题比较被引量:1
《语文月刊》2009年第3期14-19,共6页胡平 
清代的科举考试在清军入关的第二年恢复,为巩固新生的国家政权,清政府急需一批管理各级政府机构的官员,在清初满汉民族激烈对抗的特殊环境下,清朝统治者恢复开科取士的办法,录用了一大批知识分子为他们服务。清代的科举基本沿袭明...
关键词:科举考试 命题比较 高考语文 清代 国家政权 政府机构 知识分子 清政府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