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静

作品数:4被引量:1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湖南大学法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跨学科组织不要说要件信条诈骗罪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环球法律评论》《中德法学论坛》《高等教育研究》《清华法学》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论诈骗罪中的直接性要件——处分意识不要说之再提倡
《清华法学》2025年第1期105-120,共16页王静 
2022年度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课题“数据安全的刑法保护模式研究”(22SFB5029);2025年度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一般课题“全面数字化背景下数据安全的刑法保护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国内诈骗罪理论与实务将财产处分行为的审查重点错放在被骗人的主观侧面,忽视了客观要素对于处分行为成立的限制作用;直接性要件即财产处分行为必须客观上直接导致财产减损,其根据与机能在于构建了欺骗行为与财产损害之间的归责关联,故...
关键词:直接性要件 处分意识 排他信条 归责理念 
论诈骗罪中的财产处分行为--处分意识不要说之提倡被引量:3
《环球法律评论》2024年第1期175-192,共18页王静 
处分行为可谓我国当前诈骗罪的核心要件,国内传统理论过分倚重处分意识要素,且试图无差别融合德国与日本的处分行为理论,有错位与杂之嫌。诈骗罪的不法类型并非自我损害犯罪,而是利用被骗人实现财产损害的他人损害犯罪。处分行为所谓的...
关键词:处分行为 处分意识 直接性要件 自我损害犯罪 排他信条 
论选择认定
《中德法学论坛》2021年第1期186-218,共33页王静 
选择认定是德国刑法学界针对存疑案件发展出来的法律机制。我国刑法理论虽已引入这一概念,但研究之欠缺使得我国刑法学界对选择认定的理解存在若干偏差。德国司法实务与刑法理论以选择认定为切入点设计出来的包括阶层理论、前罪及后罪...
关键词:选择认定 存疑有利于被告 前罪科断 后罪科断 
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组织运行的保障体系被引量:16
《高等教育研究》2010年第2期32-36,共5页龙献忠 王静 
2009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
为保障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组织的顺利运行,必须了解跨学科组织的研究进展、特征情况以及运行的基础理论,在此基础上从内部环境、外部环境、软件建设、硬件建设四个维度分析当前我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组织运行的现状,并构建出研究型大学跨...
关键词:研究型大学 跨学科组织 运行 保障体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