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杰

作品数:13被引量:107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湖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赤泥污染土壤水稻重金属污染土壤更多>>
发文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水土保持学报》《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湖南农业科学》《安徽农业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湖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赤泥对重金属污染稻田土壤Pb、Zn和Cd的修复效应研究被引量:14
《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第6期3298-3300,3330,共4页范美蓉 罗琳 廖育林 汤海涛 田杰 胡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874046);湖南省教育厅科技项目(08A032)
[目的]研究赤泥对矿区重金属污染稻田土壤中Pb、Zn和Cd的修复效应,阐明其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机理及肥效机制。[方法]通过土壤培养试验,研究了赤泥对土壤pH值和电导率(EC)的影响,探讨了其对土壤Pb、Zn和Cd重金属的修复效应。[结果]...
关键词:赤泥 铅、锌和镉 重金属污染土壤 修复效应 
赤泥施用量对镉污染稻田水稻生长和镉形态转化的影响被引量:9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2年第2期390-396,共7页范美蓉 罗琳 廖育林 魏建宏 田杰 胡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874046);湖南省教育厅科技项目(08A032);"863"计划重点项目(2010AA065203)资助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赤泥施用量对水稻产量、土壤中镉生物有效性及其形态和糙米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赤泥施用量能提高水稻有效穗数和促进水稻生长,实现水稻增产,与不施赤泥处理相比,0.75%(W/W)赤泥处理的水稻株高、有效...
关键词:赤泥  镉生物有效性 镉形态 糙米镉 
赤泥对污染土壤中Cd,Pb和Zn形态及水稻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5
《土壤通报》2012年第1期195-199,共5页田杰 罗琳 范美蓉 魏建宏 胡波 刘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874046);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2010AA065203)资助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赤泥对污染土壤中Cd,Pb和Zn形态和水稻糙米中Cd,Pb和Zn含量以及水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赤泥可有效提高土壤pH,改变土壤中Cd,Pb和Zn的形态,显著降低土壤中交换态Cd,Pb和Zn含量以及水稻糙米中的Cd,Pb和Zn含量...
关键词:赤泥 土壤 CD PB ZN 形态 水稻 
赤泥颗粒和赤泥对污染土壤镉形态分布及水稻吸收的效应被引量:13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2年第2期318-324,共7页魏建宏 罗琳 刘艳 田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874046);国家863项目
赤泥能促进土壤中镉形态转化(离子交换态向残渣态转化),但赤泥碱性很强,对土壤的功能有一定的破坏,为此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赤泥粉和改性赤泥颗粒对酸性潮泥田土壤镉形态分布及水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同比例(5%W/W)赤泥颗粒的pH值较...
关键词:赤泥粉 赤泥颗粒  水稻 形态分布 
赤泥施用量对Cd污染稻田水稻产量和土壤生物性状的影响被引量:4
《水土保持学报》2011年第6期181-185,共5页范美蓉 罗琳 廖育林 田杰 胡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874046);湖南教育厅科技项目(08A032)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以不施赤泥为对照,分析不同赤泥施用量对Cd污染稻田水稻产量和土壤生物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施适宜用量赤泥能提高水稻有效穗和促进水稻生长,实现水稻增产,与不施赤泥处理相比,RM-2处理(0.5%赤泥)的水稻株高、有效穗...
关键词:赤泥 Cd污染稻田 土壤微生物量 土壤微生物 土壤酶活性 土壤肥力 
赤泥不同施用量对镉污染稻田水稻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第11期271-273,共3页田杰 罗琳 范美蓉 廖育林 魏建宏 刘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874046);湖南教育厅科技项目(08A032)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赤泥不同施用量对镉污染稻田水稻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赤泥施用量为50 g/盆时水稻产量达到最高,其主要作用是促进了水稻有效穗形成,提高了千粒重、结实率和每盆粒重等产量相关性状。同时得出:利用赤泥修...
关键词:赤泥 施用量 镉污染 水稻 光合特性 产量 
赤泥基颗粒对铅污染土壤的原位稳定化修复被引量:4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第6期1819-1824,共6页罗惠莉 黄圣生 罗琳 刘艳 田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874046);湖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重点项目(08A032)
以粉状赤泥为原料制备赤泥基颗粒,施加于模拟铅污土中对铅进行原位化学修复。在修复培养期间分别于第5,15,30,60,90天取土样,通过连续提取不同形态铅并测定其含量。对比空白试验,分析不同形态铅含量的变化以确定修复效果,并对修复条件...
关键词:赤泥  污染土壤 原位修复 
赤泥颗粒对韭菜吸收污染土壤中铅锌的抑制效应研究被引量:18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1年第2期289-294,共6页刘艳 罗琳 罗惠莉 田杰 魏建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874046);湖南教育厅科技项目(08A032)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通过添加赤泥颗粒修复铅锌污染土壤,按照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时期种植韭菜的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分析赤泥颗粒对土壤中重金属的钝化行为与机理,确定赤泥颗粒对土壤修复和对韭菜生长促进最佳的添加量。结果...
关键词:重金属 钝化 生物有效态 韭菜 
赤泥在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和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被引量:10
《土壤通报》2010年第6期1531-1536,共6页范美蓉 罗琳 廖育林 杨海君 田杰 夏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874046);湖南教育厅科技项目(08A032)资助
系统介绍了赤泥的组成特性及其在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和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为赤泥制备Cu2+、Zn2+、Cd2+、Pb2+等金属的吸附剂和赤泥基肥料提供了理论支持。同时,提出在开发利用过程中需对赤泥进行脱碱处理以避免其对环境的二次污染问题,...
关键词:赤泥 土壤污染 重金属 生物有效性 农业 
甘薯煮食过程的排污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第22期12023-12024,共2页肖娟 罗琳 吴根义 田杰 
城镇生活源产排污核算体系研究及其应用项目(20080045)
[目的]研究甘薯煮食过程形成污染物的量和各污染物浓度。[方法]模拟生活中人们煮甘薯的过程并收集该过程中产生的6种潜在污染样品,分别测定这些样品的COD、BOD5、TN、TP、NH3-N的含量,得出各项指标确定甘薯食用过程的产污系数。[结果]...
关键词:甘薯 产污系数 COD BOD TN TP NH-N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