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晓霞

作品数:3被引量:5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岩浆混合作用房山岩体花岗岩镁铁质微粒包体斜长石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地质科学》《岩石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藏东南超镁铁质岩墙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2
《地质科学》2009年第3期1012-1024,共13页徐晓霞 丁林 许强 蔡福龙 张清海 张利云 来庆洲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编号:40625008);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编号:2002CB412602);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编号:KZCX3-SW-143)资助成果
青藏高原东南部出露有大量近东西向展布的(超)镁铁质岩墙,锆石U-Pb年龄聚集在145~130 Ma之间。矿物学及岩石学结果显示:哲古错地区的亚碱性超镁铁苦橄质岩石源于150~180 km深处,5~6 GPa下石榴石二辉橄榄岩地幔高比率的部分熔融;碱性...
关键词:超镁铁质岩墙 苦橄质岩浆 石榴石二辉橄榄岩源区 高比率部分熔融 青藏高原 
雅鲁藏布江周缘前陆盆地物源分析及构造演化被引量:12
《岩石学报》2008年第3期430-446,共17页蔡福龙 丁林 张清海 徐晓霞 岳雅慧 张利云 许强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625008);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编号2002CB412602);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编号KZCX3-SW-143)资助成果
本文通过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南侧江孜和岗巴地区晚白垩世-古近纪沉积地层的碎屑岩岩石学、地球化学和铬尖晶石电子探针分析,揭示了碰撞前后沉积盆地的物源区变化,提供了盆地和造山带早期的演化历史。江孜地区上白垩统宗卓组属于弧-陆或陆...
关键词:雅鲁藏布江缝合带 周缘前陆盆地 碎屑岩 物源分析 大陆碰撞 
北京房山岩体形成过程中的岩浆混合作用证据被引量:43
《岩石学报》2006年第12期2957-2970,共14页覃锋 徐晓霞 罗照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434010);科技部基础性工作项目"国家岩矿化石标本描述标准和规范的研究制定"(2003DEA3N025);中国地质大学"创新杯"项目
北京房山侵入岩体主要由石英二长闪长岩单元和三种不同结构的花岗闪长岩单元组成,岩体中广泛分布的镁铁质微粒包体、富集暗色矿物的线状条带以及各岩相单元的非渐变接触关系等宏观特征,指示岩体的形成与岩浆混合作用有密切联系。122个...
关键词:房山岩体 花岗岩 内环带 斜长石 镁铁质微粒包体 电子探针分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