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仰亮

作品数:6被引量:2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国民党革命主题马克思主义动因消解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苏区研究》《山西档案》《史学集刊》《民国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年山西省研究生优秀创新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1980年代以来第一次国共合作研究述评被引量:3
《苏区研究》2018年第3期116-128,共13页张仰亮 
1980年代以来,学界对第一次国共合作进行了多维度、深层次和全方位的理论探讨与实证考察,并聚焦于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缘起、发展过程、破裂原因、重要意义和相关人物等几个方面。不难发现,关于1980年代以来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研究,呈现...
关键词:1980年代以来 第一次国共合作 中国共产党 国民党 
合力与消解:中共中央长期驻于上海及最终迁离的动因被引量:14
《史学集刊》2018年第1期84-95,共12页忻平 张仰亮 
中共中央长期驻于上海,实与上海兼具"天时"、"地利"、"人和"诸有利因素有关,是历史诸因素合力的结果。所谓"天时",是指1927年以前上海与中共城市中心的革命主题及反帝反封建的时代任务相耦合,并占有主导地位。所谓"地利",是指上海具备...
关键词:中共中央 上海 革命主题 城市中心主义 马克思主义 
抗战期间国民党游击战的困境、因应与走向——以中条山根据地为例被引量:2
《民国研究》2017年第2期15-28,共14页张仰亮 
山西省研究生优秀创新项目“国民党中条山敌后抗日根据地研究”(20143067)的资助
中条山根据地作为国民党首批游击根据地之一,其兴衰演变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中条山根据地在创建之初,面临着军心涣散、防线不稳、物资匮乏、县政瘫痪和军民关系紧张等困境。为此,中条山军政各方多措并举,如加固防御工事、推行政工工作、...
关键词:抗战 国民党 游击战 中条山根据地 
改革开放以来中共四大研究述评被引量:1
《苏区研究》2017年第2期107-115,共9页张仰亮 
中共四大是一次影响深远的会议,在党史功绩薄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学界对中共四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出席代表的论证、四大意义的探讨、无产阶级领导权、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形成、组织建设与相关人物研究六端。从现有研究看,学界对中...
关键词:中共四大 四大代表 四大意义 无产阶级领导权 新民主主义革命 
1938—1941年中条山抗日根据地民众运动考察被引量:2
《山西档案》2015年第2期40-44,共5页张仰亮 李常宝 
2014年度山西省研究生优秀创新项目"国民党中条山敌后抗日根据地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43067
由卫立煌主导的中条山抗日根据地坚守三年有余,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在根据地创建诸多举措中,由牺盟会、国民党等多方倡导的民众运动即是生动一例,其由盛转衰的演变轨迹无疑成为了根据地兴亡的直接影射。前期,牺盟会及国军多方并举使民...
关键词:中条山 民众运动 抗日宣传 组织民众 
1936年四川“毒针刺人”谣言管窥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143-147,共5页李常宝 张仰亮 
社会谣言不同于针对个人私生活或个人事务所产生的流言传闻,而是缘于社会问题引发公众心理的集体反映,探究其社会背景能揭示社会群体的某些深切之目的。1936年5月爆发于四川的"毒针刺人"谣言,以今人看来匪夷所思。然而透过当时的报刊、...
关键词:1936 四川 毒针刺人 谣言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